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余永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文明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两个结合”与建设中华文明内在统一、同向而行。新时代新征程,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深入推进中华文明建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然要求。
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强化根本保证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始终牢牢把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既通过不断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举措,推动“两个结合”深化发展,促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又通过夯实党的领导的历史文化基础、强化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为建设中华文明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在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文明,应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既要充分发挥党在建设中华文明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完善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统筹谋划布局,把党的领导贯穿建设中华文明的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其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又要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强党对中华文明建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领导,不断增强自身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建设中华文明提供重要保障。
在加强理论武装中凝聚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作为“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在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文明,必须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既要健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制度,坚持以党内教育引导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着重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阐释,领会其在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和实践中的部署要求;又要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运用科学理论建设中华文明的能力,切实将理论学习的丰硕成果转换为建设中华文明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为建设中华文明凝聚磅礴力量。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独立自主
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要项目上取得重大成果,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感知中国”“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在世界掀起热潮;日常生活中簪花、点茶等非遗文化成为潮流,《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山花烂漫时》等传承历史、反映现实的优秀文艺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我们党在坚持“两个结合”最大法宝中不断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坚守精神独立性。既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中华文明的具体实践、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使之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又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顺应中华文明的发展大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实践中增强中华文明的现代力量,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在此基础上,塑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华文明观,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增强建设中华文明的信心与底气。
在秉持开放包容中激发生机活力
新时代以来,从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上世界各国运动员齐聚一堂到中非合作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上讲述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从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到牵头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我们党在坚持“两个结合”最大法宝中始终保持中华文明的开放胸怀,以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理念促进世界文明共同发展。
在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文明,必须秉持开放包容,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着眼世界促进人类文明共同发展。既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中华文明包容性,在坚守“魂脉”和“根脉”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现实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对其进行科学扬弃和本土转化,充分激发中华文明的生机活力;又要秉承世界眼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和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思想智慧中找寻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基础,在平等交流中开拓更为广阔的文明空间,在有效回应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中展现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在坚持守正创新中谱写当代华章
新时代以来,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到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推进数字文化建设,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到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我们党在坚持“两个结合”最大法宝中推动中华文明的守正创新,使中华文明在时代变局中勇立潮头、历久弥新。
在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文明,应坚持守正创新,守住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正道正统,把握时代发展的最新要求,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既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把握好“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回答好中华文明的基本内容、突出特性、精神标识、演进路径、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为建设中华文明提供坚实学理支撑;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着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明晰新征程、新起点、新使命的新要求,用新内涵、新技术、新形式赋予中华文明新活力,以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解决中华文明发展中的新问题,塑造中华文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新格局,建设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相促进、与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相一致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