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调查研究 > 课题研究 > 正文

以精益创业理念推动高校拔尖创业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迭代升级引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大变化。拔尖创业人才是教育部提出的“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推进超常规培养的三类拔尖人才之一。迈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高校应切实扛起使命担当,聚焦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科学运用精益创业理念实现拔尖创业人才可持续供给,推动科技成果向应用领域高效转化。

一、生成逻辑:运用精益创业理念推进拔尖创业人才培养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际局势错综复杂,培养一大批拔尖创业人才日益成为关系到产业经济发展乃至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拔尖创业人才,是指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卓越的领导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带领团队开创事业、引领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他们不仅是技术的创新者,更是商业模式的探索者和市场的开拓者。高校传统创业教育往往注重理论传授与项目实践,而精益创业理念则强调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快速试验、学习与迭代,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和最快速度实现创业成功。拔尖创业人才培养正是借鉴这一理念,强调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减少非必要步骤和消除浪费来提高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精益创业不仅是一种理念,也是一项具体实践。精益创业的主要适用对象是大学生初创者,这与高校拔尖创业人才培养对象和特征完全契合,其核心思想是切实解决初创者市场需求把握能力弱、创业资源不足、高失败率等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志趣,培养学生企业家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高校培养拔尖创业人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双维融入:着眼兼容同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价值统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当前,培育拔尖创业人才已经跃升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愿景,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培养拔尖创业人才需要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既要凸显个人价值促进个体提升,又要彰显社会价值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精益创业具有明确的用户思维和市场导向,‌其目标是通过强化细节管理实现降成本、提效率,进而为企业创造倍增效益。具体来说,就是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生产、销售、设计等技术,形成精益成本管理理念‌。这也要求创业者在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同时,应始终关注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个人成长和市场扩张的双赢。因此,在拔尖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通过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兼容同构,来实现内在目标与外显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

个体价值的实现是拔尖创业人才培养的内在目标。拔尖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遵循个体成长规律,充分调动的个体成长内在潜能,针对此类人才的天赋潜质、探究精神、创造力等个体特质,针对性提供与之契合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个人潜能自主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的彰显是拔尖创业人才培养的外显目标。要形成拔尖创业人才培养是推动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战略共识,强化人才强国目标,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发挥拔尖创业人才溢出效应,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质素人才的迫切需求。

拔尖创业人才培养需要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个体价值遵循个体发展内在规律,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方向;社会价值与国家发展航程密切相关,以个体价值的达成为基础,强化两者的兼容同构,有利于发挥拔尖创业人才效能。对于具有创业潜能的个体而言,要以个体禀赋、兴趣为出发点,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实现拔尖创业人才的潜质释放与提升,使其成为真正的拔尖创业人才。同样,拔尖创业人才培养须根据区域功能、产业布局进行调节,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创造社会价值。

三、路径选择:形成拔尖创业人才可持续培养的良好生态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提出“把双创示范基地打造成为精益创业的集聚平台”,强调“以精益创业带动就业,构建纵向性、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使得精益创业的应用基底进一步夯实”。以精益创业理念科学构建拔尖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机制,形成拔尖创业人才可持续培养的良好生态势在必行。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拔尖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立“精益创业”目标导向的政策引导体系。政府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政策环境,高校以“精益创业”理念明确拔尖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善的拔尖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保障制度。二是建立“专创融合”为核心的理论知识体系。加强基础创业课程,打造多层次的专业创业课程模块,做精创业专修课,开设创业特色班,提升创业实践实战能力。三是建立“实战导向”梯次递进的能力培养体系。强化项目训练,提高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比例;丰富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加强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创业实战训练,完善创业导师指导激励机制。四是建立“跨界协同”的产教融合项目孵化体系。依托政府类平台以及校地合作孵化基地或创业中心,加快构建“创业培训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实战平台”;加速资金共融,鼓励企业、校友投入资金帮扶学生创业,设立毕业生创业奖励专项资金,以奖代扶;设立风投专项资金,精准有效帮扶优质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实施。

形成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拔尖创业人才育人机制。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在拔尖创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资源支持作用,加大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建设扶持力度,为学生创业实践提供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其次,高校需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组建创新创业学院,协调校内多部门联动推进。再次,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践基地、产业学院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与真实商业项目,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市场前沿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企业还可注入创业资金,投资学生创业项目,为学生创业提供现实支持。企业的创业成功案例与企业家经验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宝贵的实践指导与启示,促进学生创业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向娴华,浙江万里学院副研究员、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据: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责任编辑:王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