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以党建引领为抓手,聚焦社区阵地缺失、服务滞后、对象分散、活动单一等突出问题,创新工作思路,补短板扬优势,打好“四三二一”组合拳,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持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四个一批”建阵地 打造幸福驿站
治理工作要抓好,阵地建设不可少。昔阳县通过挖掘一批、租用一批、协调一批、共用一批“四个一批”方式,成功构建了覆盖县区、社区、小区三级的功能互补社区居民活动阵地网络。
挖掘一批。充分利用政府部门闲置的10处房屋场地超过1000平方米的空间,在水电和设施完善后,划拨给社区使用。其中,松溪河湿地公园的铁架观景台被改造成150平方米的红色驿站,内设红色书吧、妈咪小屋等便民设施,由松溪路社区管理。自运营以来,红色驿站已举办各类沙龙讲座30余次,以及非遗民俗展演、亲子手工制作等文化活动60余场,服务成效显著。
租用一批。经过县领导班子多轮沟通与协商,昔阳县成功租赁到位于县城核心地带的山西银行昔阳支行9000平方米的营业大楼。该大楼被改造为集党员教育、群团服务、党建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县级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县城。
协调一批。协调小区公共用房和村转居社区集体用房48处,通过财政投入、党费支持、物业投资、业主集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打造2处主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46个小区党群服务站。盘活钟村社区闲置门面房,改造为720平方米包含党群接待、便民服务、休闲阅读、文体活动等功能区的钟兴党群服务中心,日均接待居民百余人,吸引6支舞蹈队常年驻点训练,受到全国县城建设现场会观摩组专家一致好评。
共用一批。依托银行网点、工会驿站、医疗服务站等场地,建设“暖心”驿站22个,向环卫工人、外卖员、快递员、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等群体免费开放,为大家提供充电休息用餐的好去处。免费开放机关单位停车位1500多个,极大解决了居民夜间、假期停车难问题,有效满足了多元化群众需求和精细化治理要求。
“三项机制”统筹抓 创优服务模式
社区治理好不好,居民最有发言权。昔阳县坚持把服务居民作为社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小区治理入手,整合各方资源,统筹红色物业组建、“六单”闭环管理、智慧平台应用“三项机制”,创优服务模式,打好城区服务“组合拳”。
建好联合服务党委。建立红色物业联合党委,统筹15个党政机关、18个物业企业党组织和19个社区党组织集体研究解决涉物业重大事项,统一调度住建、市场等专业执法队伍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补齐物业执法短板。依托红色物业服务中心,引入住建、社区、民警、物业、综治等5个部门联合办公,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就能解决水电维修、居民养老、矛盾调解等事务。组建24小时红色应急抢修服务队,帮助业主自管、社区兜底小区解决管道抢修、防汛排险等事项200余件。
搞好闭环服务办理。对通过“12345”热线、网信等渠道反映的居民诉求,实行“紧急问题即接即办,一般问题3天解决,复杂问题1个月办理”的“131”限时办结制度,用“接单、派单、处单、回单、评单、督单”六单式的闭环跟踪服务机制来破解物业难题。累计处理各类物业问题217件,评单满意率85.29%。
用好智慧服务平台。紧扣智慧型县城创建目标,将141个小区、118个网格的人房信息、物业设施等数据导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屏观全域,方便基层人员实时掌握信息。利用“幸福+码”微信小程序开展志愿服务3200余次,帮助解决环境卫生、劳动就业等现实生活问题5000余个,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筹建1000P算力的大寨智算中心,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全面推进基层智慧治理,助力社区治理“再加码”。
“两大重点”见温度 守护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关乎百姓生活,牵动千家万户。昔阳县紧紧围绕“老年友好型”县城、“儿童友好型”县城创建,将“老人生活更幸福,孩子成长更快乐”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一环,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积极探索精细化服务新模式,推动城市建设向“全龄友好”迈进。
围绕老年友好型县城创建,积极布局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实施公共场所适老化改造,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食堂86个,理发室、卫生室、中医馆等30余间。德润嘉园小区通过腾退200平方米活动用房,开设幸福养老食堂、图书阅览室、居民活动室等共享服务空间,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鼓励老年人组建团队,依托那年昔阳特色民宿街区、西南沟、大寨等景区,开展剪纸、太极、非遗、秧歌、戏剧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活动,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感。启动太极文化产业与健康工程示范县创建,举办太极拳世界非遗四周年暨“农商行杯”中医太极文化交流活动,发展太极康养项目,推动老年人康养。
围绕儿童友好型县城创建,改造提升9家有托育服务的幼儿园和2家民办托育机构,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全面运营,全县总托位数达到780个。积极推动育儿补贴,对符合条件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别给予一次性育儿补贴5000元和10000元,累计为399户家庭发放补贴资金214.5万元。实施代际友好公园、儿童自然成长营地等项目,在巴洲、瑶湾等村建设亲子乐园,在国防公园建设“小小军迷”游乐园,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成长需求。投资盘活改造闲置的商业综合体全周红大酒店,建成集学、玩、购、食于一体的全省唯一一所县级儿童科技探索中心。2024年9月中旬试运营以来,吸引7000多个家庭参与亲子互动。
“一种精神”聚民心 助力文明善治
基层社会治理中,精神文化建设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昔阳县通过传承奋斗精神、深挖文化资源,以文化荣誉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动力,致力于构建全民共享、友好善治的社区治理新风貌。
“理论加油站”让精神富起来。昔阳县依托县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实体资源以及线上“移动图书馆”和各类阅读点,建立起覆盖全县的400余个全民阅读网络。通过常态化开展“八进”学习阅读活动,即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进景点、进网络、进场所,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不断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
“全民唱山歌”让艺术活起来。以活动涵养好民风、传递正能量,举办“全民唱山歌、奏民乐、跳民俗舞”活动,组织乡村文化能人、文艺小分队、专业协会、文艺志愿者等队伍,把文艺文化培训服务送到基层一线,以月赛、季赛、年赛形式举办大寨“村晚”“消夏晚会”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动200余场,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最美昔阳红”让文旅燃起来。立足本地传统文化,讲好昔阳故事,聚焦红色、非遗、古村、民俗、德孝“五大文化”,开设重温党史红色游、传统古村文化游等红色旅游专线6条,在上城街、大寨等景区开展拉话、足足马等非遗文化展演和农民画、剪纸、刺绣、布老虎、面塑民俗作品制作展示等活动200余场次,在中国人民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推介昔阳非遗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024年全县游客达到420万人次,增长14倍。在线上搭建网上非遗博物馆,开设“每周一村”专栏推介昔阳古村落11个,拍摄昔阳美食、美丽乡村、农文旅新体验等“怡然见晋中 最美昔阳红”系列视频18个,点击率达5万余次。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仅促进了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更让“人人都在奋斗、人人都愿奋斗”的精神在昔阳县蔚然成风,让奋斗精神燃爆昔阳这座幸福县城。(昔阳县委政研室主任 田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