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春节序曲》:中国人的春节文化和情怀

【摘要】春节是传统社会中最古老最重要的节日,凝聚着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追求,承载并延续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记忆。李焕之先生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春节序曲》植根于广袤的黄土大地,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音乐风格,深度契合了中国人在春节时的心灵寄托和情感诉求,成为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和春节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春节申遗的成功,这部历经七十载沉淀的艺术杰作,必将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春节 《春节序曲》 非遗代表作 文化情怀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2024年12月4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颁布,“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力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文明理念正不断被世界普遍认可。乙巳年春天的脚步将至,全体中国人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充满年味的《春节序曲》会像往年一样响彻大街小巷,为全世界华人平添节庆欢乐的气氛。

新时代,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李焕之先生所创作的《春节序曲》,将西方的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巧妙融合,既借鉴了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和配器方法,又保留了陕北民间音乐的特色和韵味。这种在音乐创作上的创新实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体现。

《春节序曲》:超越时代的艺术佳作

管弦乐《春节序曲》,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5年创作完成的《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序曲——大秧歌”,此后该乐章常以《春节序曲》为名单独加以演奏,以致家喻户晓。这部作品通过鲜明生动的节奏、优美欢乐的旋律,渲染出春节期间的热闹喜庆的场面和人们对团圆与幸福的期盼。2025年恰逢这部作品诞生70周年,伴随着一年一度春节的反复沉淀与强化,《春节序曲》成为最具影响力也最能展现春节文化的音乐符号之一,同时也承载了几代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文化记忆。

《春节序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抗战时期李焕之在延安和陇东地区创作采风时与群众一起跳秧歌、闹社火的亲身经历。在延安工作的最后几年中,李焕之被陕北延安当地民众过大年时热烈欢腾的氛围所感染,尤其是陕北民间秧歌剧中的音乐使他深受触动,由此获得了创作灵感。

1953年,著名舞蹈家戴爱莲邀约李焕之共同创作名为《春节》的舞蹈作品,二人合作的舞蹈虽未最终完成,然而这一契机却触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一部伟大的音乐作品应运而生,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大型器乐作品。可以说李焕之先生的《春节序曲》是与春节的节庆活动密不可分的,正如他在自己的创作札记中所说:“回忆我在延安生活的七个年头里,最后三年的春节,都给了我非常深刻的教育,在我的创作活动历程上,留下了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影响。”②

《春节序曲》的创作过程深刻体现了我国老一辈作曲家不断探索民族交响音乐道路的尝试。正如后来李焕之在《漫谈交响音乐创作问题》一文中说的那样:“我们这是民族的交响音乐,而不是西方交响音乐的抄袭和复制品。我们作曲家的创作,从题材、体裁、风格与技法等各个方面,都努力去探索、开创一条民族交响音乐的道路”。③在这部作品中,李焕之先生选用了西洋管弦乐队结合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声部的表现形态,将西方的专业作曲技法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相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风格。1956年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期间,由著名的指挥家张宁和执棒,中央乐团首演了整部的《春节组曲》,大获成功。演出后,听取同行的意见并对作品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写出第二稿。④自西洋管弦乐版的《春节序曲》诞生之后,随即出现了为民族管弦乐队移植的同名作品,不同编制的两种音乐表现形式各具特色,西洋管弦乐版雄浑壮美且规整严谨,民族管弦乐版则充满活力和亲和力。毋庸置疑,两版《春节序曲》都将音乐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基质与民族共同的审美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春节序曲》作为《春节组曲》中春节情感体验最为鲜明的乐章,其节日色彩浓郁的旋律和富有激情的节奏使得《春节序曲》在海内外中华同胞的文化记忆中生根发芽,占据着特殊的文化地位。特别是在1983年首届春节联欢晚会(春晚)中,《春节序曲》首次通过电视屏幕跨越了地理束缚与地域文化的界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至此,《春节序曲》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亿万观众共同的春节记忆。

在随后的各种春节庆典里,《春节序曲》几乎成了必奏的乐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春节音乐。1989年管弦乐《春节序曲》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首届金唱片“创作特别奖”;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年复一年,《春节序曲》在春节文化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成为中国春节文化的跨时代、标志性符号。

《春节序曲》的文化情怀与民族性

作为最能够在春节中触动国人“DNA”的音乐之一,《春节序曲》将春节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核,通过管弦乐队转化为了具有强烈民族特色与文化特征的旋律与节奏,实现了对中华民族坚定信仰和文化自信的具象表达,生动地诠释出春节文化的核心——团圆、和谐与新生。《春节序曲》中互相交织的旋律、鲜活跳跃的节奏、巧妙新颖的结构,无不展现了中国人在春节这一特殊时刻寻求文化的归属感和心灵的安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秧歌是活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标志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每逢重大节日庆典必然不可或缺。李焕之先生的《春节序曲》,将他在延安采风时的生活点滴和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巧妙地编织进了音乐之中。锣鼓、秧歌、山歌等本土元素的巧妙融入不仅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突出了音乐中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作品以来自陕北民间歌舞大秧歌中欢天喜地的锣鼓节奏作为开篇,从一开始便为乐器奠定了欢快喜庆的色彩基调,随之将当地民歌与西北地区传统的唢呐曲牌巧妙融合在一起,锣鼓的激昂节奏和秧歌的欢快舞步,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浓厚的节日气氛。

首先,《春节序曲》的民族性体现在作品的音乐结构、民族调式和节拍节奏的巧妙运用上。全曲的结构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李焕之采用西方的三部曲式结构并加以创新性改造,呈现出了中国传统艺术结构中“起、承、转、合”的精髓。由此不难看出,这样的曲体结构是作曲家精心策划的。引子和首部A共同作为音乐的“起”,运用民间大秧歌的锣鼓吹打场面渲染出欢快的节日氛围,奠定了乐曲欢乐的情感基调。此时木管乐器与乐队协同演奏,运用了陕北民歌中“盘歌”手法,一问一答、一强一弱,仿佛是人们在相互道贺、互问心意。随后的过渡段,起到了承上启下情感衔接的作用,也为接下来抒情中段的音乐情绪做好了铺垫。中部B段“转”为慢板,旋律柔和节奏舒缓,象征着春节期间人们相互祝福与关怀,由节日的欢庆逐渐转向内心的宁静。这一乐段的创作取材于陕北民歌《二月里来打过春》,其节奏韵律及旋律走向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该民歌的原始风貌,展现出质朴的民间音乐特质。再现部A’段为“合”。作曲家通过对首部主题的变化再现,提高了民族打击乐器的调用频率,将音乐的气势推向高潮,让开场时秧歌“过街”的热烈舞蹈再度鲜活呈现。尾声部分素材主要借鉴了引子中的第二部分元素,音乐在此处一路攀升至最高潮,随后强劲有力地收束于主和弦之上。此刻,乐队齐奏并融入打击乐器,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欢乐、激动以及洋洋喜气毫无保留地宣泄而出,为整部作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整部《春节序曲》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充分利用和挖掘了民间音乐素材,再配以作曲家精心设计的节拍节奏以及配器手法,展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其主题旋律多次运用重复和模进的手法,在不同乐器和调式的运用下,层层推进,欢声笑语在旋律的起伏中不断回荡,传递着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深刻体现了春节团圆的文化情怀。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五音”相和乃和谐之本。因此在整部作品中都体现出“和”的思想,与深植于国人内心的“以和为贵”“天下大同”的精神信仰高度契合。正是这种和谐价值观与集体信仰的融入,使《春节序曲》成为一部具有文化象征和民族性的艺术佳作。

其次,《春节序曲》的民族性体现在作品的配器风格方面。在管弦乐队中加入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排鼓、堂鼓、铙钹、大锣等民族打击乐器,极大地营造出锣鼓喧天、欢快热烈的节庆场景;乐曲的中段,双簧管和弦乐器以优美的曲调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内心,细腻的音色如同人们默默在心中许下的心愿,希望新的一年生活顺遂、家人平安、事业兴旺——这是中国人最质朴的情感和文化共同体特征。乐曲再现的部分,铜管乐器在弦乐和木管乐器的烘托下嘹亮奏鸣,伴随着打击乐器的有力节奏,仿佛是人们在新春之际向天地神灵献上的庄重祭礼,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将春节祈福的文化情怀通过宏大的音乐气势推向了高潮,使听众能真切地感受到古老大地上的那份虔诚与期盼。

最后,《春节序曲》的民族性还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虑,做人民的孺子牛。”李焕之先生的音乐创作,坚持根植于民族音乐之上。在他看来,交响音乐的民族化和群众化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新颖的课题,作曲家在这个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中,常常被一种幸福感和光荣感所推动,使我们工作得更充满信心和力量。⑤《春节序曲》通过音符向人们传递出乐观、奋进的情绪,在困难时刻给予人们心灵慰藉与鼓舞,激励着民众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生活与工作,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充分体现文化服务于人民精神需求、激励人民奋进的价值,使人民在文化滋养中成为文化价值的承载者与传播者。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得以成功,首先应该是经得起人民的评价,这也许就是《春节序曲》能够广为流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春节序曲》的情感表达与“家”文化

春节,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最能唤起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认同的传统节日。《春节序曲》通过音乐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文化,展现了一个民族对团圆与文化归属的精神情怀。每当听到《春节序曲》中熟悉的旋律,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能在这片音符中寻找到共鸣与安宁。

春节合四时而生,体现出中国人的天人宇宙观与和谐价值观,是中华主体文化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民族管弦乐的典范之作,《春节序曲》同样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内核与思想理念。正如荀子在《礼记》中所言:“礼辩异,乐和同。”在《春节序曲》中,追求团圆的情感内核和和谐相生的思想模型,展现了中国人关于“圆”的哲学理念。三部曲式结构、“起承转合”的表现艺术、首尾呼应的回环再现都是圆形叙事模式的具体体现。⑥圆形叙事模式以其闭环的逻辑模式以及与 “天人合一”思想相呼应的特征,完美契合了中国文化中对“团圆”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圆形是无缺的、永恒的、循环的,代表着团圆、美满、和谐与新生,完美地契合了春节文化的价值追求。

阴历的新年才是真正的新年。对于中国人而言,除夕春节是回家团圆的特殊日子,其核心是祭祖和孝道文化,并将这一传统累代传递下去,每一个家族成员藉此借助祖先的历史汇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代表着归属,代表着文化的根与源。家族是中国文化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一切,⑦《春节序曲》通过自身的音乐情感表达和内在的圆形叙事模式,将“家”这一概念融入到每一个音符中,使其在听众心中具象化。无论身处何方,人们听到此曲,就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使这种源自生活的喜悦与温情在民众间得以广泛凝聚,强化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让人民成为文化情感表达的核心受众与参与者。这不仅是对“圆满”与“和谐”人生哲学的映射,也是对阖家团圆这一永恒主题的默默表达。中国人的春节通过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实践形式,使得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情感得以强化和提升。每当春节来临,《春节序曲》一次又一次的反复奏响,累累叠加构成了强大的内聚力,建立起持久的文化认同感。

《春节序曲》是一部艺术杰作,是集体记忆的载体,更是亿万中国人共同的情感纽带,始终温暖着国人心中的“家”。正因如此,《春节序曲》的音乐情感激发与表达才会如此动人心弦。

《春节序曲》的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

《春节序曲》浓郁的民族风格不仅展现出春节的热闹与喜庆,更深层次地表达出了中国人对家国、亲情、团圆的深厚情感寄托,以及人们在节日中寻求文化的归属感和心灵的安慰。这部作品之所以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要归功于作曲家对于民族艺术的熟稔和重视,以及在创作中对于情感表达和意境强化的高超处理,从而使《春节序曲》所展现的强大艺术魅力获得了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审美认同。

“任何文化都可视为一种表达与叙述,而任何文化的表达与叙述都不能缺少两种根本的引力:族群与地域;如果没有这两种引力,文化就成了断线风筝。”⑧正是这种深埋于意识底层的文化认同,使得这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广为传播,同样在全球范围内的华人社区得以流传,成为连接全球华人情感,塑造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的纽带。

对于数千万海外华人而言,过春节是表达故土情感最重要的方式。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春节正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和接受,春节也成为全世界感受中华文化和文明互鉴的最佳载体。《春节序曲》犹如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各国人民都能够触摸到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精髓,可以窥见中国人民勤劳团结的精神风貌,感受到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春节申遗成功不仅标志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春节文化便是这种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随着“春节申遗”的成功,春节不再仅仅是中国人的节日,他已然成为了被全世界所认同的文化符号。德国哲学家卡西勒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⑨春节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正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春节确定为法定节日。每当春节之际,越来越多国家的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向华人致以新春祝福,埃菲尔铁塔、东京塔、悉尼歌剧院以及许许多多的地标性建筑纷纷为中国春节披上“中国红”。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春节序曲》作为春节文化重要载体,通过音乐跨越语言和观念的壁垒,将中国的优秀传统价值理念传递给世界,唤起了人们对亲人团聚、和谐相处的共同期待。同时,《春节序曲》的广泛传播还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文化形象提供了重要渠道。2001年,全球顶级唱片公司DG (Deutsche Grammophon)与中国爱乐乐团合作,首次录制发行中国音乐作品CD专辑,并由香港环球唱片有限公司(Universal Music Limited)发行中文版。《春节序曲》与《北京喜讯到边寨》《红旗颂》《瑶族舞曲》等具有鲜明中国民族特色的交响管弦乐作品一同被收录其中。作为第一批通过古典音乐权威平台走出国门的中国作品,这些中国管弦乐的经典之作无疑成为各国音乐专业人士和世界古典音乐爱好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搭建起中国与世界人民文明互鉴的桥梁。

中华文明,如同一条蜿蜒流淌的长河,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精华。哪怕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依旧能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活力与创新。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靓丽的光彩。2006年,李焕之先生创作的管弦乐《春节序曲》入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播放曲目,将中国人和谐理念送上了太空。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春节文化伴随着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走向世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管弦乐的经典之作,《春节序曲》在国际舞台上的频繁出现,以中国人独特的音乐语言向世界传递中国悠久的传统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为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为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海南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

【注释】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主持》,中国政府网,2014年2月26日。

②李焕之:《李焕之的创作生涯》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第93页。

③李焕之:《漫谈交响音乐创作问题》,《文艺研究》,1981年第4期,第102-108页。

④蔡梦:《李焕之的音乐生涯及其历史贡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

⑤李群选编:《李焕之音乐文论集》,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263页。

⑥吴海妮:《试论<春节序曲>的圆形叙事结构》,《音乐创作》,2014年第3期,第136-137页。

⑦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年,第2页。

⑧彭兆荣:《民族性的认同与音乐的发生》,《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第47-55页。

⑨[德]恩斯特·卡西勒:《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导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8页。

责编/陈楠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