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慢旅行与微度假:重新定义旅行的价值和方式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以短途、疗愈、深度体验为核心的慢旅行和微度假逐渐替代传统的快节奏旅游,成为都市人群缓解压力和提升生活品质的新选择。慢旅行注重自由与随性,通过深度参与地方文化和领略自然风貌,享受融入式的旅行体验;微度假主打短时高效的休闲模式,借助“观景+情感”的深度融合,赋予旅行更丰富的生活意义。两者的相辅相成推动文旅市场向品质化、日常化转型,带动地方经济与文旅产业升级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旅行的意义和个人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旅行方式 个性化体验 地方感 生活品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一种新的旅行理念——慢旅行与微度假开始流行。据报道,“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等更具松弛感、度假感的旅行方式受到欢迎,不抢不赶不扎堆的“慢充式”旅游更受青睐。这种“短平快”“小而美”的城市周边游,强调的是2-3个小时车程与2-3天旅行时间,核心是利用周末或小长假在周边享受一场短期的度假。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周末休闲旅游指数报告》显示,周末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正稳步进入繁荣发展的新周期。与“特种兵式”旅行不同,慢旅行与微度假重新定义着旅行的价值与方式。

从舟车劳顿到休闲享受:慢旅行回归旅行初心

伴随着旅游频次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审视自己的旅行计划,舟车劳顿、行程满满的“急行军式”“特种兵式”旅行已逐渐显露出疲态。相应地,“慢旅行”摒弃了繁琐的计划、远离了拥挤的人群、拒绝了盲目的打卡,转而追求身心的放松和休闲享受,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不必费心做攻略,随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与高效率也渗透到了人们的旅游取向之中,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多地去一些地方,要让作为家庭重要支出的长途旅行能够物超所值。为此,就必须尽可能提前做好旅行攻略,以最高“性价比”详细“计算”好目标景点及行程路线,计划好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生怕稍有疏漏而影响整个行程的周密性。大多数人计划一次出行往往需要从数周甚至是数月前就开始布置:计划时间、预留资金,从头到尾安排好行程,这样就使得出行的“战线”变得极为冗长,每一个步骤都充斥着紧绷感。前期做攻略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海量信息的比较和选择不仅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还给攻略制定者带来了巨大压力。

旅行的初心是为了放松,是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出来,换一个地方、换一种心情、换一种节奏去生活。慢旅行的核心在于自由和随性。没有密集的行程,无需提前精心规划,不必为了制作攻略而费尽心思。行程简化的旅游方式使得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目的地,根据当下的心情和环境来调整计划。到了目的地,就住下来待上几天,不必急于把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可以来一次随意的“City Walk”勾勒城市的地图,可以赶一场最早的菜市呼吸“慢”下来的烟火气,可以在另一个城市的大自然中感受“公园20分钟定律”的情绪抚慰,可以在酒店阳台的躺椅上疗愈紧张忙碌的身心……这种旅行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具身空间交换,转而去感受空间之中流动着的人情味、文化色彩。这种旅行方式让人们能够说走就走,真正地放松心情享受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

不必担心体力差,旅行就是体验陌生地的生活。“一天刷完一个城市”的“流水线式旅游团”和“特种兵式旅游”呈现出旅行的高效率,与之相伴的高速赶场带来的是身心疲累,没有一副强健的身体难以支撑。快节奏的旅行被称为“有旅无游”,它注重快速的空间切换而忽略了游玩的深度体验,“体力关”就是一个出行难点。许多人担心自己的身体无法消受舟车劳顿而对频频切换目的地式旅行望而却步,即使热衷于特种兵式旅行的年轻人也普遍喊累。

旅行不是为了赶场,而是换一个地方去感受和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是放松和休闲。去一个陌生或相对陌生的城市或乡村,去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去欣赏当地的风景,去品尝当地的美食,去感受当地人的生活风俗……不必为了赶赴各个热门景点而疲于奔波,不必担心体力跟不上而放弃神往已久的旅行。慢旅行主打的就是休闲,它对体力的要求相对较低。人们可以就近选择一个地方,也可以选择稍远的去处,到了目的地就停留下来,在“轻量化出行”中放空自己,用最佳的状态让旅途得到真正的放松与抚慰。

不必操心打卡数,度假意在远离量化考核的品质享受。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互联网上充斥着越来越多“旅行博主”的旅行资讯。“打卡帖”作为一种在追求高效率的社会中孕育的文化现象,将旅行变得同质化、标准化、功利化。打卡的原意是指上班签到,引申为网络用语后,意指用自媒体标记某些事件,在时间或空间中留下印迹。在旅行博主的引领下,人们往往复制同一份旅行攻略,打卡同样的景点,陷入了另一种同质化、标准化的生活。个人的旅行活动、旅行体验一旦“在线化”,旅行就从一种私人的休闲活动变成面向他者进行公共展示的展览性行为,旅行过程也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他者的关系,从单纯的自我享受转化成了一种社交资本。从功利性视角出发,似乎“打卡”数量越多就能收获越多的关注。在社会氛围浸润与个人社交需求的双重加持下,人们旅行真正在意的不再是目的地景物和个人内心体验,而是机械式的“打卡”数量,关注的不再是身处的具象空间,而是屏幕前的互联网社交远方。

慢旅行将人们重新拉回了旅行的当下,思考旅行的意义。旅行从少数人的“专利”到大众的普遍性选择,从对旅行产品的强调到对旅行体验的重视,旅行就越来越具有满足人们身心愉悦和精神富足的功能,帮助人们从结构化生活中自我抽离,定期或不定期暂时摆脱按部就班的紧张繁忙的工作节奏,回归没有量化考核、随心随性的生活。人们的日常结构化生活充满了严密的计划和打卡节点,职场秩序和效率目标导向使得规则和量化成为职场生活的必选项。工作日的量化考核并非仅限于上班时间,且不说把工作带回家是许多人的常选项,必做的家务一样也不能少同样使人们受困于“家庭作业”的量化考核体系中。度假令人憧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够完全摆脱日常结构化生活的节奏,进入一种随遇而安的状态,它可能就是人们心中生活本来的样子。好不容易进入这样一种状态,就不想仍被量化打卡所累,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品,让旅行成为一种难得的品质生活享受。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放弃观看朋友圈或在朋友圈发动态,旅行打卡也失去了支撑。

从走马观花到寻找“地方”:慢旅行建构和增强地方感

“慢游”带来的沉浸式体验给人们带来的不只是空间记录,也是形成和增强了人与地方在情感上的根植性联结。这便是人文地理学意义上的地方感。它不仅仅是关于空间的记忆,更是人与地方互动中生成的文化表达和社会意涵。地方感借由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得以塑造和强化,而地方依恋指的是个体对其所处地方的一种认知或感情上的联系,是一种在情感上融入地方的感觉,进而在空间上希望与情感依恋的地方保持较近的距离。

从视觉记忆到情感共鸣,多维体验激活地方依恋。地方依恋的生成离不开身体的在场。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感官的深度参与,一个地方才能从抽象的地图坐标转化为充满温度与记忆的情感空间。《2024中国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报告》显示,县城正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吸引着那些追求个性化和静谧旅行体验的游客。在贵州的侗寨,游客穿梭于高耸的木制鼓楼之间,阳光透过木栅的缝隙洒在手臂上,耳边是侗族大歌的悠扬旋律,时不时还有稻田里泥土的清香环绕鼻尖。这种沉浸式的全感官体验,让地方从冷冰冰的地理坐标转变为具有人文温度的记忆符号,在游客心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慢旅行中,游客不仅仅是在感受身体的移动,更是在经历从“观光”到“共鸣”的转变。侗寨的多感官符号通过游客的记忆得以延续,这片土地的魅力不再局限于短暂的风景欣赏,而是成为人与地方深层连接的重要桥梁。

从同质化游览到个性化体察,以身为媒感知和认同地方特质。相较于走马观花的“特种兵”式旅游速览城市的标志性景点、网红打卡地,慢旅游则另辟蹊径,以身体为感知地方的媒介,漫步于城市的街道,骑行城市的小巷,独坐于街边的长椅看来往的人流,穿行于夜市小摊品尝地道的小吃,找一些理由与当地人深入交流,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气质。一个城市的气质并非显现于它的标志性景点、网红打卡地,而是渗透于城市生活的细微处,需要用心慢慢体会。

快速游览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景点,只能算得上去过这座城,算不上了解这座城市。要认识和认同一座城必须深入其“毛细血管”,细细倾听和感受来自那个城市的故事。在华裔地理学家段义孚看来,地方是“人化”的空间,人类的历史、文化等要素赋予空间以超出其物质属性的精神文化特质,人用身体“体认”地方,在行走中建立人与空间、地方的情感联系,用身体认识和体会地方的文化内涵。法国学者德·塞托说,地方因久远的故事、往昔的回忆而存在。只有置身其中,用心感受,才能触碰到这些故事,建立此地的地方感。

从赓续传统到创意迭出,区域性文化符号增强地方感。一个地方的文化符号深嵌于地方的血液中,呈现于地方的空间细微处,浸润着倘佯其中的人们,增强着游客的地方感。这种文化符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带给游客深深的迷恋和记忆。在各地旅游资源的发掘中,普遍加大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凸显,让游客在地方历史文化的体验中增强地方感。随着深度体验游的兴起,各地政府结合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创建特色项目,凸显传统文化标识的同时注入现代元素,丰富游客的情感体验,以提升情绪价值增强游客的地方感。如浙江乌镇构建了以水乡符号为核心的文化品牌,开发了夜游乌镇系列项目,将灯光秀、夜游古桥与摇橹船的互动体验融为一体,强化了地方文化的视觉与情感吸引力,游客在夜色中穿行于水巷之间,感受到水乡特有的安宁与美丽,互动设计的构思也增强了个体与地方的情感连接。

地方感的代际传递赋予其跨越时间的深层意义,使其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纽带。比如,同样是在丽江古城,年轻游客徘徊在夜晚的巷子里,透过微黄的灯光望向阳台上悬挂的鲜花,用镜头记录下属于自己的地方记忆。这些瞬间既是其个人的独特体验,也是地方在年轻人心中的再现。而年长的旅行者则更倾向于走进古老的茶馆,坐在斑驳的木椅上,与老板交谈或静静聆听熟悉的茶壶声响,在这样的场景中找回旧时记忆,与地方重新建立起深层的情感联系。这种跨代际的情感交织赋予地方感历史厚度,还让其成为世代共享的文化载体。无论是年轻一代的记录与传播,还是年长者的追忆与传承,地方感在这种代际互动中不断被重塑,为地方文化的再生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基础和持续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地方感不仅是地方文化的底色,更是文化延续与创新的重要桥梁,为人与地方的关系注入了新的温度与活力。

从特别支出到日常消费:微度假提升生活品质

与以往时间空间跨度较大、需提前数月进行规划、人均消费金额较高的度假相比,微时间、微距离、微空间、微计划、微成本、微品质共同构成了微度假“快旅漫游”的特点,旅行从家庭的特别计划到周末的自由出行,微度假俨然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新方式。

常态化更换场景,微度假对日常生活压力的柔性抵抗。“特种兵式”“急行军式”旅行之所以流行,在广受诟病的同时仍被普遍接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假的稀少。为了追求“性价比”,让有限的假期“打卡”更多的网红点,“去过”更多目的地,人们以身体疲累为代价实现高强度旅行的“奢侈品”消费。然而,这种“少而累”的旅行并未起到放松、疗愈的休假目的,偏离了享受休闲的初衷。相反,偶尔一次的长途旅行甚至比上班更累。

微度假作为一种短时间、低成本的放松方式,符合现代人碎片化的时间使用偏好和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假期时间有限且分散,难以安排长时间旅行,但一场说走就走的微度假,恰好成为了人们应对压力、追求情绪健康的有效途径。对于忙碌一周的都市上班族来说,比起一场耗时耗力的远行,一次轻松自由的周末行显得更为实际且有意义。微度假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消费,更是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需求。无论是去附近的山川、湖泊、乡村拥抱大自然,简单地享受自然风光,或是在城市周边的县城、小镇体验当地风俗文化,感受独特人文风情,微度假正是通过不断切换城市与近郊间的场景,给予都市人群不同于日常工作场景的全新独立空间,为人们提供一种短暂远离城市喧嚣的方式,去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身心得到休整,重新获得能量和动力,这种心理效应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周末休闲旅游指数报告》显示,全国周末游客流占全年旅游客流的41.1%以上,周末休闲旅游市场稳步进入繁荣发展的新周期。

生活化连结情感,微度假对社会亲密关系的高频滋养。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往往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受到阻碍。微度假使得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与家人、朋友、伴侣共同度过品质时光,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2023抖音旅游行业白皮书》显示,旅游的主力人群不断迭代更新,亲子家庭以42%的占比成为旅游市场主力军,80后、90后年轻父母成为亲子游消费主力,越来越多的家庭倾向于用旅行的方式带着孩子一起度过假期时光。时间上,利用周末两天出行的微度假符合家庭日常上学和工作时间安排,压缩赶路时间丰富游玩体验,让人们能享受和亲友出行的“慢时光”;距离上,周边游满足家庭亲子出行的活动偏好,无论是在乡村田园体验农场采摘和民宿度假,或是去主题乐园体验游乐设施和沉浸表演,还是去民俗古镇进行文化体验和历史研学,都能使家庭成员增进感情,促进和谐。《2024周末休闲旅游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周末休闲游旅客中单月平均出游两次及以上的家庭占比接近80%,周末休闲游复游率攀升。

个性化追逐体验,微度假对专属消费需求的品质打造。随着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跟团式、打卡式旅行方式,转向注重旅行的品质和愉悦感,对主题游、小众游等个性化产品需求愈发旺盛,更渴望沉浸式感知另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和生活方式。在文旅产业链全面修复后,2024年国内旅游行业呈现出“量增价跌”的总体走势,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正推动旅游消费进入“普惠时代”。这些新型的消费模式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度假观念,将旅行从一种高成本的奢侈消费,转变为一种日常化的生活方式。微度假模式满足了主流旅游消费群体的社会需求,包括爱好享受兴趣和体验激情的90后和00后青年群体、渴望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中年上班创业族、以养老健康为目的的银发族,并以更舒适方便的出行体验和更低成本的亲民性价格,推动旅游市场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伴随着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旅游市场发展趋势,日常化、休闲化、复合化的微度假逐渐成为未来旅游的主流形式。微度假也正与不同业态融合发展,从简单的“民宿+景点”模式,向“特色民宿+景区+N个休闲体验项目”的产品组合发展,往往兼具特色民宿、休闲娱乐、文化体验、运动康养、主题游乐等多元综合功能,形成与休闲商务相结合的旅游产业。通过微度假,旅行不再是单纯的消耗和花费,也是一种自我投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带来了身体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更提升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敏感和追求,让幸福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充分考虑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旅游休闲需要,合理规划建设环城市休闲度假带,为城乡居民“微度假”“微旅游”创造条件。可以预见,各地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努力,一定会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高性价比、高幸福感的出行选择。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双一流建设项目“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2021年12月22日。

②《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报告(202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

③《2024周末休闲旅游指数报告》,央视网,2024年9月24日。

责编/孙垚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