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推进网络文艺批评创新发展

【摘要】新媒体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促使文艺批评也发生着深刻变化:由专家学者在“评”变成网民大众在“说”,网络文艺批评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但是,网络文艺批评目前也存在娱乐化、功利化和非理性化三个倾向,面临内驱动力不足、审美标准不够明确、缺乏批判精神等困境。亟需找到破解网络文艺批评困境的方法,推动网络文艺批评创新发展。

【关键词】网络文艺批评 创新发展 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新媒体时代,不仅网络文艺作品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而且对文艺批评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文艺批评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媒体环境中,如何看待网络文艺,如何进行文艺创作,如何加强和提高网络文艺审美意识……这些都迫切需要网络文艺批评的引导。

当前网络文艺批评的特点、作用与问题

互联网正在快速而深刻地改变文艺生产方式,已经形成一个全新的文艺生态,改变了文艺批评的格局。表面上看,网络文艺批评只是形式上或者媒介上的变化,但实际上,媒体的变化尤其是网络文艺批评的变化,影响着人们对文艺审美与价值的判断。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文艺批评反映出网民积极参与文艺批评的意识,以及满足大众文艺的鉴赏需求。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文艺批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撑,文艺批评呈方兴未艾之势。当今,网络文艺批评有四个基本特点:一是大众化。网络媒体出现后,由于批评载体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文艺批评当中来。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艺批评正如法国文学批评家蒂博代所说的,是“自发的批评”。它是以网民大众为主体的批评者,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自发进行的文艺批评范式,富有勃勃生机。二是形式多样化。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文艺批评呈现出立体化和超文本化的状态,既有文字的批评,也有图片和影像等方式的批评。网络文艺批评基本不设门槛,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评论数量可观。这些全新的批评样式,给网络文艺批评带来新的景象。三是时效性。网络文艺批评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较强等特性,批评者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对文艺作品进行批评,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修改或删除,使得网络文艺批评具备了即时、迅速、快捷的传播优势。比如看电影、电视,人们可以一边看一边进行评论,以弹幕的方式呈现,瞬间就能与读者产生互动。四是通俗化。网络文艺批评呈现大众化趋势。文艺批评者可以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来进行交流,以扩大文艺批评的影响力。由此可见,网络文艺批评的通俗化,既能展现网络文艺的独特优势,又能进一步推动顺应时代要求的文艺潮流。

近年来,网络文艺批评发展态势迅猛。由众多网民组成的批评群体在新媒体平台及各大文艺网站参与文艺批评,现已成为网络文艺批评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网络文艺批评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人们更好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艺术批评者在鉴赏的基础上,对艺术作品进行科学、认真、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作品的审美价值,能够更加准确、更加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从而给人们的艺术鉴赏以有益的指导、帮助和启发。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网络时代的文艺批评模式,让读者和作者之间可以面对面交流,作者明白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作品,而且可以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衡量评论文艺作品,有利于以后的文艺创作。三是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的创新发展。文艺批评者在评析文艺作品过程中,积极探索引导影响广泛的大众批评走向,不断提升其文艺批评理论水平,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文艺批评需求,为网络时代的文艺批评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网络文艺发展到今天,大众的审美与批评能力、批评形态都发生了重要变化。目前,网络文艺批评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娱乐化倾向。一味地追求娱乐效应,制造离奇话题来吸引读者眼球,抛弃了文艺批评应有的社会引导、审美功能,这不仅不利于作品品质的提高,也不利于网络文化环境的净化。此外,海量的网络文艺批评中也存在一些杂音和不良现象,阻碍着网络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二是功利化倾向。经济利益深入艺术批评之中,在网络时代显得尤其明显。在市场推动下,一些网络评论出现了唯点击量、唯流量的倾向,降低了文艺评价标准,有的甚至偏离了方向。三是非理性化倾向。个别批评者陷入纯粹个人感性判断,缺少独立思考和理性反思,有时或被他人观点所左右,作出人云亦云的评判,使文艺批评发挥不了应有的引导作用。

新媒体时代网络文艺批评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网络文艺市场非常火热。然而,面对数量庞大、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文艺作品,网络文艺评论遇到以下几方面的困境。

第一,网络文艺评论内驱动力不足。目前,网络文艺评论队伍主要由学院派批评、传媒批评和网民在线批评组成。前两者关注的主要是影视剧等传统文艺作品,从主观上来说,其对网络文艺批评不够重视。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内容更新频繁,一些网民的批评成果或潜在价值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无人问津,从而造成网络文艺评论内在驱动力不足。

第二,网络文艺评论审美标准不够明确。近年来,随着文艺市场化的发展,文艺评论出现了一些以功利性为目的的评论,从而削弱了网络文艺思想品格,一些网络文艺批评成为一种娱乐化和功利化的话语游戏。读者在眼花缭乱的网络文艺评论中,也时常感到困惑、不解。在文艺批评过程中,由于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降低了网络文艺审美品质,其引领风尚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网络文艺作品数量多精品少。如今,每天网络上传的文字量数以亿计,每年完本的网络小说有数万部。一部网络小说动辄数百万字,但精品却不多。如何在沙里淘金、去粗取精,对评论家来说也是个严峻考验。

第四,网络文艺评论缺乏批判精神。这主要表现在部分网络文艺批评者缺少对文艺发展规律的研究,缺乏对文艺功能价值的引导,缺失抵制媚俗文艺的勇气。目前,我国网络文艺产业快速增长,网络文艺创作市场庞大,但高质量的作品较少。此外,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文艺批评的个人化、碎片化、肤浅化问题也阻碍了文艺批评的创新与发展。

推进网络文艺批评创新发展的路径

“要加强和改进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褒优贬劣,激浊扬清,更加有效地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了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的重要性。在“人人都能成为评论家”的新媒体时代,如何找到破解网络文艺批评困境的方法、找到推动网络文艺批评创新发展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六个方面的思路,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应用。

一是转变固有思想观念,全面把握新媒体文化传播规律。加速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融合发展,不断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创新网络文艺批评手段,尽快完成从新媒体的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角色转换。学院派批评、传媒批评和以网民为主体的在线批评之间要取长补短,形成相互借鉴之势。网络文艺批评要建立起创作与批评的良好互动关系,找到适应网络特点的文艺批评写作、传播和接受规律,推动和繁荣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文艺批评,并引导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二是加大培养扶持力度,壮大网络文艺批评的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这为推动文艺批评的繁荣与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网络文艺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推动网络文艺创新发展,要加强网络文艺批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艺术鉴赏力强、反应速度快、有战斗力和年轻化的网络文艺批评队伍,让其成为文艺批评意见领袖和中坚力量,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切实担负起网络文艺批评的时代使命。

三是不断创新表达形式,彰显文艺批评与引导的重要性。网络文艺批评在新媒体背景下,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文艺评论作者不仅是文艺作品的观察者、观看者,还是研究者。很多文艺评论都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这就需要评论者针对文艺作品及其作者的实践,展开有效评说。只有不断完善表达形式和审美标准,彰显文艺批评与引导作用,网络文艺批评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焕发新的活力。

四是不断更新知识和理念,构建网络文艺批评评价体系。文艺评论者需要大量阅读网络文艺作品,走进网络文艺创作现场,参与网络文艺互动,了解并及时发现网络文艺新动向。要用前瞻性的眼光,着眼于网络文艺批评的未来,构建起一套高效、全面、科学的网络文艺评价体系,真正发挥出文艺批评固有的强大功能。

五是发挥价值引领、美学导向、思想召唤的功能,积极引领网络文艺潮流。文艺批评者要深入研究网络文艺批评的生态环境,加强对文艺热点的即时回应和权威解读。面对庸俗、低俗、媚俗等不良内容,及时发声亮剑。此外,文艺批评还要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深度结合,在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等方面,重视其有效抵达。

六是构建有见地的网络文艺批评,提升网络文艺评论的有效性。文艺批评承担着指导创作、引领鉴赏、把握方向、纠偏扶正的责任,要充分利用短评、微评、段评、短视频等各种新形式,扩大网络文艺批评的影响力,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一方面,网络文艺批评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要让深奥难懂的专业批评话语越来越通俗;另一方面,随着广大读者文艺素养的提升,网络文艺批评逐渐呈现出专业化趋势。为提升网络文艺评论的有效性,应积极促进网络文艺批评与专业批评形成良性互动、相互补充。

“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广大文艺批评工作者在新媒体时代搞好文艺批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根本遵循,我们应牢牢把握。

(作者为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美学博士)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4年第20期。

②颜桂堤:《构建有诚意有见地的网络文艺批评》,《光明日报》,2022年8月6日。

③高伟:《塑造健康的互联网文艺生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9月18日。

责编/周小梨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