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培育乡村工匠的价值意蕴及关键措施

【摘要】乡村工匠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其以独特的传统技艺和手工产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发展。当前,培育乡村工匠一定程度上还面临后继乏人、教育培训错位、社会认可度低、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为此,要加强对青年人乡土情怀培养、改进职业培训内容和教育方式、广泛宣传提高对乡村工匠的认可度、加大对乡村工匠的政策支持,促进乡村工匠更好发展。

【关键词】乡村工匠 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加快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农民更多分享新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乡村工匠作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凭借精湛技艺,能有效促进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缓解农民就业压力;乡村工匠通过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深入挖掘并弘扬乡村传统文化精神,丰富乡村产业的文化底蕴,提升乡村产品的附加值。要厚植乡村人才发展沃土,构建完善的支持体系,促进乡村工匠更好成长。

乡村工匠的基本情况与特征

乡村工匠的手艺一般都是祖传或者跟着师傅学习获得,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传承。开展乡村工匠认定工作是对农民职业尊严的认可,让工匠成为既体面又有前途的职业。2024年,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公布了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273人,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从人数分布情况看,在28个省份中,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7个省份人数最多,都有12人,体现出西部地区发展乡村产业的迫切性,也展现了其特色风土人情的多样性。这些工匠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交通相对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但也是这种环境让工匠们能坚守传统技艺、形成独特的工匠文化。

从性别构成情况看,273个乡村工匠名师中男性173人、女性100人,分别占63.4%和36.6%。在某些特定手工技能要求较高的行业中,性别特征对技能形成有较大影响,例如,刺绣印染工作需要精细操作和极大的耐心,女性特质在这些行业中更具优势;传统建筑工作需要身体力量与耐力,男性特质在这些行业中更具优势。

从工匠总体类别情况看,人数从多到少依次为雕刻彩绘(52人、占比19%)、刺绣印染(43人、占比15.8%)、食品制作(32人、占比11.4%)、陶瓷烧造(30人、占比11%)、剪纸刻绘(23人、占比8.4%)、编织扎制(21人、占比7.7%)、器具制作(18人、占比6.6%)、传统建筑(16人、占比5.9%)、金属锻铸(10人、占比3.7%)。雕刻彩绘、刺绣印染、食品制作等传统手工技艺人数较多的原因主要是,这些传统手工技艺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发展和就业前景较好。例如,随着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建筑保护更加重视,北京、上海、苏州等地对雕刻彩绘工匠的需求不断增加。

从带动产业就业情况看,273个乡村工匠名师中,有241人创办了公司、工厂、专业合作社、协会、文化创意中心、非遗工坊、工作间、技能技艺培训基地、文化园、文化研发中心、博物馆等,通过吸纳乡村无业农民、脱贫群众、妇女、残疾人员、退伍军人及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就业或者开展相关技能技艺的培训,直接或间接带动这些人员增收。在241人中有148人创办了各种类型的公司,占比61.4%。一个显著特征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由过去的面临“断代”风险的主要依赖师徒、家族传承方式,发展为主要通过培训等方式面向更多感兴趣的人员,既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也让古老的非遗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培育乡村工匠的内在价值

首先,有利于激活农村经济新的引擎。培育乡村工匠能激活城乡消费。乡村工匠活跃于城乡、衔接工农,精通传统手艺,掌握独门绝技绝活,产品以其独特精湛的工艺、厚重的文化和精神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培育乡村工匠不仅能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丰富城乡市场,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增强农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培育乡村工匠能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工匠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乡村工匠的技艺和智慧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他们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手工产品,比如,赫哲传统鱼皮画与现代数字印染技术结合,把赫哲鱼皮画产业做大做强推向全国,工艺和产品创新延伸了乡村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为乡村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其次,有利于带动乡村人员创业就业。培育乡村工匠能带动大众创业。乡村工匠从事刺绣印染、纺织服饰、传统建筑等行业,凭手艺吃饭,无需投入太多的土地和机械设备,创业门槛低,他们通过创办特色企业、领办合作社等方式创业。同时,他们还开门收徒培养更多的未来创业者,创业“传帮带”加速了产业集聚,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培育乡村工匠能拉动社会就业。传统手工业依靠手工劳动,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工匠通过自主创业和带动创业的方式,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全国首批273位乡村工匠名师领办创办经营主体,累计带动45万多名农村人口就业。全国13万多乡村工匠,直接培训230余万人,带动460余万农民就业增收。培育乡村工匠能带动特色产业。发展特色产业离不开特色人才,乡村工匠生于斯长于斯,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通过发掘利用本地特有资源和技术传统,打造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产业和品牌。

再次,有利于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培育乡村工匠能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乡村工匠运用传统技艺制作的产品不仅实用,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同时,乡村工匠还根据消费者的具体要求,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如调整产品规格、设计专属图案等,进一步满足个性化需求。培育乡村工匠能提供传统文化体验。乡村工匠用技艺传承文化,用作品记录生活,将乡村文化元素融入产品中。比如,消费者可以在消费过程中体验千年彝绣展示的图腾崇拜和民俗风情、赫哲鱼皮画记录的渔猎生活和徽菜餐饮五簋八碟十大碗的饮食礼俗。培育乡村工匠能适应乡愁消费心理。快节奏、高压力的喧嚣城市生活令现代人向往乡村的自然和悠闲,怀念村里甜美的糖葫芦、院里的藤椅和桌上精美的青花瓷。乡村工匠用画笔、刻刀、斧凿记录家乡的花草虫鱼、农舍土狗、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培育乡村工匠,能够唤醒我们的儿时记忆,让消费者记起一缕乡愁。

最后,有利于传承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培育乡村工匠能重拾乡村文化自信。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乡村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培育乡村工匠,给予他们更高的收入和地位,让传统技艺和手工业再次焕发青春,能帮助我们重拾文化自信,自豪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激发我们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行动自觉。培育乡村工匠能传承弘扬乡土文化。乡村工匠是传统文化担纲者和乡村社会的技艺传承者。传统技艺根植在农耕时代背景下的日常劳作,具有地域性、民俗性与乡土性,乡村工匠的生产与制作过程蕴含着人们的信仰和风土人情,体现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培育乡村工匠,可以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乡村文化的价值。培育乡村工匠能推动乡村文化创新。乡村工匠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传承者,更是乡村文化创新的推动者,不仅能弘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匠人精神,还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设计理念等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培育乡村工匠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是青年人从事学习手艺工艺意愿较低。首先,在于学艺周期长,一些青年人等不及。不同于其他人才培养,乡村工匠的成长是在实践中习得的过程,要经过老师的严格观察考核和口传身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木匠行有“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成师傅”的说法。其次,工作收入较低,一些青年人受不得。不同于规模化机械化工业生产,一方面,乡村工匠从事的传统技艺和手工劳动,生产效率较低;另一方面,乡村工匠主要在乡村和县城工作,市场容量小,空间受限,渠道单一,收入低还不稳定。最后,劳动强度较大,一些青年人受不得。现代工业生产的劳动强度相对较小、工作环境相对较好,而传统手工业使用简单手工工具,加工原生态的原料原材料,工作方式与工作环境相对较原始。

二是教育培训与乡村工匠需求不够匹配。首先,教育培训有效供给存在不足。一方面,乡村工匠市场需求少、生源数量少;另一方面,工匠教育培训对师资质量和实践教学条件要求高,可持续性差,不少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特别是对那些独门绝技绝活的工匠技艺掌握不足,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导致职业院校开展乡村工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乡村工匠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其次,教育培训内容错位。乡村工匠以手艺谋生,靠一技之长养家糊口。提高技艺技能水平、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是其参加教育培训的根本目标。有调查数据显示,70.2%的被调查者希望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技艺;约1/3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培训获取证书、提高学历。但当前的职业教育仍然遵从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达到规定学制年限和条件才授予合格证书。最后,教育培训方式手段错位。乡村工匠游走于县城乡村,工作地点不固定、时间不固定,如果是兼业的工匠还需要兼顾农忙季节,而职业院校为主的教育培训坚守学历教育和通识教育理念,按照固定的学期学制安排开展乡村工匠教育培训,这导致学习与工作冲突,使乡村工匠参加教育培训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够好。

三是社会对乡村工匠地位认知度不够高。在传统观念中,从事传统技艺和手工业的乡村工匠,时常被视作体力劳动者,社会地位不高。传统手工业在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工业映衬下更显得“落后”,被一些人认为是落后的生产力,而忽视了传统技艺和手工业背后蕴含的人类智慧、传统文化和经济社会价值。乡村工匠的手艺社会认可度不够高。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大幅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传统技艺和手工业的地位和竞争力下降。面对生存和职业发展问题,一些乡村匠人要么“去技能化”转型做了工人,要么“去技能化”做回了农民,在大众眼里乡村工匠职业发展前景不广。

四是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不够完善。尽管国家为乡村工匠培育提供了顶层设计,但受限于一些地方思想意识和财力不足等问题,在实践中乡村工匠的培育发展还存在困难。同时,培育乡村工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合作。但实践中,在一些地方,部门间的协同机制不够顺畅,导致资源分散、信息共享不足,影响了政策实施效果。

促进乡村工匠培育成长的对策建议

促进乡村工匠培育和健康成长,要从内外两方面入手。从内部自身,要加强对青年人乡土情怀的培养,逐步改进职业培训内容和教育方式;从外部环境,要广泛宣传以提高全社会对乡村工匠的认可度,加大对乡村工匠的政策支持。

第一,加强青年人乡土情怀的培养与认同。加强青年人乡土情怀的培养与认同,这是一个涉及教育、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性工作。一是结合中小学课程思政教育,推动乡土教育、劳动教育进课堂,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从而培养对乡土的深厚感情。二是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撰写乡土教材、记录人文地理、反映历史变革,将乡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三是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集体教学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四是鼓励青年参与乡村建设,吸引青年人参与农村建设,增强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五是构建和谐的乡村社区环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让青年人在参与中感受到乡土文化的温暖和力量,从而增强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第二,逐步改进职业培训内容和教育方式。根据乡村工匠成长规律和特点,构建多方主体、需求导向、形式多样、技能本位的乡村工匠培训体系。一是构建公办职业院校为主导,乡村工匠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为主力,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乡村工匠培育多方主体。二是打造一支过硬的培训者队伍。支持职业院校通过流动岗招聘和兼职教师聘任的方法,引进工匠名师和工匠大师做专业教师。职业院校积极吸引设置乡村工匠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三是以需求为导向完善课程设置。课程重点放在手艺技能传承创新和产品营销管理领域,解决特色产品普遍面临的销售问题。四是根据乡村工匠成长规律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培训。适应乡村工匠生产劳动的特点,开展线上线下结合、学历非学历结合、长期短期结合等多形式培训,实行弹性的学制和灵活的教学安排,减少对乡村工匠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五是严格遵守能力本位教学理念,以技能提升为根本目的,运用演示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让学员干中学,对学员的考核结业也以技能考核为本,达到技能要求即毕业,而不强制学制要求。

第三,广泛宣传以提高对乡村工匠的认可度。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典型推介、媒体宣传和参观体验等方式提高大众对乡村工匠的认可度。一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开展好劳动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引导青年人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二是通过技能大赛、名师遴选、乡村工匠纪录片等方式全面宣传推介乡村工匠典型,提高乡村工匠社会地位。三是利用抖音、快手等社交新媒体平台发布乡村工匠的视频、图片和故事,展示他们的技艺和作品,提高乡村工匠和传统技艺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借助乡村工匠技艺展示会或文化节,邀请工匠现场展示技艺,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手工艺体验活动,让更多人亲手尝试并了解乡村工匠的技艺。五是将乡村工匠的技艺融入旅游项目中,吸引游客关注。利用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乡村工匠技艺体验。

第四,加大对乡村工匠的政策支持。从统筹培育、建立名录、加大投入和完善服务四个方面加大乡村工匠培育引导支持。一是各级政府要统筹规划,制定区域内乡村工匠培育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任务措施和资金来源,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实施。二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完善全国统一的乡村工匠名录系统,记录工匠信息、信用评价、教育培训、政策扶持等信息,并对目录内乡村工匠的技能培训、品牌推介、名师认定、职业资格认定和职称晋升等给予支持。三是支持乡村工匠创办特色企业,在用地、税收、金融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工匠和乡村工匠名师、大师领办创办的传统工艺特色产业项目纳入乡村全面振兴项目库。对乡村工匠工作站、名师工作室、大师传习所开展的教育推广活动给予资金支持。

(作者分别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郑美珍:《工匠是我国古代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简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②林克松、曾亭:《农村现代化视角下乡村工匠培育的可为、难为与应为》,《职业技术教育》,2023年第6期。

③常钦:《乡村工匠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人民日报》,2024年10月16日。

④汪慧琳、温杰:《高职院校融入乡村工匠技能提升的协同发展路径研究》,《山西农经》,2022年第3期。

⑤徐佳虹、迟帅:《乡村工匠的职业转型与技能变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第4期。

责编/于洪清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