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打好“党建+”组合拳

网评

“党建+”模式是激发基层活力、促进多元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基层党建和各类业务工作双向发力、紧密相连的强劲纽带。各基层党组织要夯实党建之基、用好引领之钥、狠抓落实之策,用党建“一根针”串起“千条线”,以拧成“一股绳”的合力推动基层党建跑出“加速度”、展现“新图景”。

做实“党建强基”前端文章。党建基石稳固牢靠,事业发展就有根基指引。事先抓好党建这个核心与根本,工作才能更扎实、组织内核才能更稳定、源动力才会更充盈。应把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作为最核心要求、最重要任务,掌握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一强大思想武器,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压实主体责任、提升履职效能,锤炼“听党话、跟党走”的党性修养,砥砺“务实担当奋进”的精神状态,涵养“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应持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党群阵地建设等基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让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找准航标、向深扎根、发挥效能,激发源源不断的活力动力,成为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做深“多向协同”切入文章。党建工作永无止境,“党建+”融合的过程也是因地制宜、守正创新的探索过程,要讲究切入点、找对结合点、踩准发力点。要抢抓战略机遇、结合基层特点、体现党群意愿,把党建元素在多类载体、多项举措、多种场景中充分融入、深度展现,推动网格支部变为敏锐“前哨”、党群阵地组成有效“窗口”、新兴群体延伸服务“触角”,让组织体系各个环节高效运转、衔接串联。要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民生服务保障等重点任务,做好谋划思考、探索破题,千方百计帮企业纾困解难、用心用情为人才架桥搭梯、实实在在给基层松绑减负,在人居环境改善、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发挥好党的组织优势,通过科技赋能、精准供给、协同联动,让基层“最后一公里”成为凝聚党心、汇聚民力、集聚资源的通道枢纽。

做亮“创新创效”提质文章。“党建+”不仅是一种工作模式,更是理念方法,唯有厘清脉络、深入肌理、锚定目标,才会促成化学反应、叠加效应,才能加出经验模式、堡垒力量、发展范例,为基层党建提质增效打开创新空间、开辟崭新路径。应发挥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方位、全链条引领保障作用,优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党组织构架网络,在农村搭建党建富民强村平台、“四治融合”体系;在城市社区推行大党委、网格化、积分制等多元互促、共治共享工作模式;在产业园区、商务楼宇组建区域性、行业间党建“共同体”,推动党建发展聚点成面、串珠成链、集约高效。善谋者胜,巧干者成。应像抓经济发展、搞城市建设一样,把党建工作创新举措、联系服务群众行动目标化、项目化、清单化,将履职承诺兑现多少、村集体经济增收多少等转化为定量指标,实现服务更友好、政策更实惠、发展更可观,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始终围绕身边、党的组织始终是坚实依靠。(作者:魏志强)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