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中国经济韧性

摘 要:

·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消除市场分割,提升市场效率与竞争力,成为有效应对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重要抉择。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中国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体现在增强经济政策统一性和协同性、促进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激发内需潜力以及优化流通网络等方面。

· 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实践路径,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

关键词:全国统一大市场 经济韧性 内涵特征 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治理》:2024年12月11—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什么样的内涵特征?

昌忠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与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中国经济正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局之中。中央提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其核心在于,通过实施一系列深层次改革与创新举措,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一个基础制度规则高度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与资源市场及商品与服务市场高水平整合的大市场体系。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想,不仅精准把握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彰显了推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意图。

长期以来,受行政区划壁垒、地方政策差异性及信息不对称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市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割状态,不仅限制了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导致了经济政策在统一性和协同性方面的不足,进而削弱了经济体系的整体韧性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因此,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市场分割,促进市场深度融合,已成为拓宽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当务之急。

深入研究探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对中国经济韧性提升的影响机制与实践路径,可以为提升中国经济韧性、增强经济发展信心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中国经济在全球化浪潮中稳健前行,实现更加繁荣、可持续的发展愿景。

申杰: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一概念不仅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改革与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个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的大市场体系。这一构想的提出,不仅体现了对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于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坚定决心。

更加注重一体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目的在于消除市场分割,打破地域界限,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开放、互联的市场体系。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地方政策差异、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分割现象,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效率的提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监管规则、税收政策等,消除这些障碍,促进商品、服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市场的高效融合与协同发展。

更加注重开放性。这要求打通全国范围内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径,加强人才和要素资源的流通。这意味着,不仅要对国内各类市场主体开放,还要积极对接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外市场的深度融合。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经营环境。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为创新提供强大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更加注重竞争性。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之上。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防止大企业对市场的过度控制,保障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通过实施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使价格真正反映供求关系,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鼓励创新,支持新兴业态发展,为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更加注重有序性。在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市场并非万能,存在失灵的风险。因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既要“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又要让“有形之手”适时介入,弥补市场失灵。这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直接干预市场转向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通过建立健全高效能的市场监管机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实现对市场活动的精准监管和有效服务。同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和自律能力,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国家治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关乎市场体系的完善与效率的提升,更是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增强国家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路径。全国统一大市场对于提升中国经济韧性具有什么意义?

昌忠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可以从五个方面提升中国经济韧性。

形成政策合力,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首要任务,在于达成政策体系、规则框架及执行机制的高度统一与深度协同。长期以来,地方保护主义与行业壁垒等结构性问题,导致了市场分割,制约了商品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进而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状态。为此,亟需构建一套全国性的统一市场规则体系,明晰市场准入门槛、监管规范等核心要素,有效破除上述障碍,强力推动市场的一体化进程。此种政策层面的高度统一与协同机制,不仅能显著提升经济政策的执行力与稳定性,而且能够确保政策效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致性与最大化释放。

在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冲击时,统一的市场政策体系能够迅速响应,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有效抵御风险挑战,进而增强经济体系的整体韧性。此外,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还深刻促进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塑与优化。政府的角色逐渐从直接的市场干预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秩序的维护者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各类经营主体则在清晰的规则框架内自由竞争、创新发展。这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既充分激发了市场的内在活力与效率,又确保了经济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态势。

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经济韧性

通过充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全国统一大市场为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一个宽广且深远的舞台。具体而言,这一宏大市场架构能够有效吸引并汇聚多元化的创新资源,涵盖资本投入、高端人才以及先进技术等多个维度,进而促进这些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与高效配置,显著加速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领域的转化进程。

与此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还通过激化企业间的竞争态势与深化合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迭代,以及产业链与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全面提升。在这一市场环境的催化下,企业将更加重视自主研发能力的培育与品牌形象的塑造,以此作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此外,该市场体系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其能够通过积极参与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协同合作,实现与大企业的共同成长,进而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打破壁垒限制,拓展发展空间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有效地打破了地域性与行业性的壁垒限制,为企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疆域。此过程通过缩减交易成本、拓宽商品流通渠道,赋能企业以更敏捷的姿态响应市场需求波动,进而实现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提升。同时,该市场体系深化了国内的分工协作机制,依托市场规模效应,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进程。

在这一宏大市场背景下,企业间的竞争态势虽趋于激烈,却也更加趋向公平合理。此变化激励企业不断创新求变,致力于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以精准对接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此外,大市场还促进了企业间基于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度合作与共赢,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整体效能。

更为重要的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对于提升中国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通过与国际市场体系的对接,中国能够更加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大潮中,有力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进程,从而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显著提升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释放消费活力,支撑经济增长

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体量与深厚的内需潜力,在经济发展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旨在进一步激活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与企业的生产活力,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通过实施市场环境优化、交易成本降低及商品销售渠道拓宽等一系列政策,该市场体系显著提升了消费者获取优质、价廉商品与服务的便捷性,进而有效刺激了消费需求的扩张。

与此同时,全国统一大市场在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升与消费观念的深刻转变,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及智能化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对此,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提供多元化、丰富化的商品与服务选择,精准对接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有力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进程。

内需潜力的充分释放,不仅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增长动力,还显著增强了经济体系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在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一个强劲的内需市场无疑将成为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石与坚实后盾。

优化流通网络,促进协同发展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还推动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布局、合理规划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交通路网和信息网络建设等措施,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了地域束缚,消除了城乡流通水平差异,优化了全国大流通网络布局。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还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通过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市场使得偏远地区也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的流通服务,促进了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大市场还推动了功能分区的强化。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分工协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种功能分区的强化,不仅提高了经济体系的整体效率,还增强了经济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此外,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了产业转移和升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体系的整体竞争力,还增强了经济体系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国家治理》: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提升中国经济韧性的重大举措。在实践中,如何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升中国经济韧性?

申杰:为实现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从顶层设计、法律法规、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动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方向,规划未来

为了高效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必须精心制定一份全面而详尽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此规划应首先明确建设的核心目标,即消除地域性市场壁垒,促进商品与要素的自由流通,构建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这一目标旨在提升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进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规划需进一步细化各项具体任务。这包括但不限于:推进市场规则的统一化,确保各地市场准入、交易规则、监管标准的一致性;加强市场设施的互联互通,特别是交通、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深化要素市场的改革,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强化对市场行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为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还需设定清晰的时间表。这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实现时间节点,以及各阶段应完成的具体工作和预期成果。通过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可以加强对工作进度的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稳步推进。同时,时间表也为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指南,有助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规则,维护权益

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的基石,其完备性与适应性直接关系到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顺利推进。面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迫切需求,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修订与完善,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此过程中,首要且关键的任务是消除因地域差异所带来的法律冲突与规则不一致,确保市场规则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度的统一性和公平性,为所有市场主体创造一个无差别、无壁垒的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法律法规的完善还需将强化市场主体权益保护置于突出位置。这要求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市场准入的具体标准与程序,细化交易规则,明确监管措施的实施细则,从而构建一个清晰、稳定且可预期的法律框架,为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提供坚实保障,有效降低其运营风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在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执行力。应避免法律条文过于抽象或模糊,确保每一项规定都能在具体情境中得以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此外,加强法律的监管与执法力度同样至关重要。需要建立健全高效的执法机制,确保法律条文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

最后,构建完善的法律救济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应当为经营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救济渠道,如设立专门的争议解决机构,优化诉讼程序,降低维权成本,确保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在受到侵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打破壁垒,释放活力

要素市场化改革无疑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环节,对于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关键生产要素实现市场化配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必须下大力气打破现存的行政壁垒和区域限制,让生产要素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在土地要素方面,我们需对土地出让制度进行深度完善,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劳动力要素方面,则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全面建设,打破束缚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桎梏,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资本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同样刻不容缓。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充裕、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技术要素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技术转移与转化,是激发技术创新活力、助力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数据作为新时代的生产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加强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守市场机制的主导地位,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运行。同时,政府也需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市场监管,确保要素市场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此外,还应积极探索要素市场化的新模式、新路径,为要素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秩序,保障公平

市场监管作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坚实后盾,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

首要任务是加强市场监管机构的建设,这包括优化机构设置、充实专业人员,以确保市场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我们要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执法严明的市场监管队伍,为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市场监管制度的建设也至关重要。需不断完善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项政策措施,为市场监管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通过制度的力量,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引导市场走向良性竞争。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市场监管也需与时俱进。要加强市场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通过实时监测市场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在加强市场监管的过程中,还应将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作为重中之重。对于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价格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贷。同时,对于垄断行为,也需加强监管,防止市场垄断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现象发生。此外,还需建立健全市场监管的投诉举报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市场监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通过形成多元共治的市场监管格局,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

【本文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研究员、北京财经研究基地研究员 昌忠泽,山东交通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 申 杰;采访人:《国家治理》杂志编辑 程静静。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9ZDA057)、中央财经大学2023年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项目编号:202302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略

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