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互鉴日益频繁,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文化产品渗透、价值观念冲击等严峻挑战。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不仅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意识形态工作在国家文化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与特点。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它涉及思想理论、价值观念、舆论导向等多个方面,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和斗争性。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意识形态工作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意识形态工作与国家文化安全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一方面,意识形态工作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可以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另一方面,国家文化安全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只有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才能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二、当前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西方文化产品的渗透与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西方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对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西方文化产品中蕴含的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容易引发思想混乱和价值观扭曲。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与不可控性。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散布谣言、传播错误思想观点,甚至进行煽动性宣传,严重威胁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遗忘甚至消失的风险。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导致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同时,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在商业化过程中被过度消费和扭曲,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三、筑牢国家文化安全防线的措施
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加强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推动其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考核体系。要明确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和年度专题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落实并严肃问责处理。同时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并加强宣传报道工作以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实效。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拓展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和渠道。通过制作发布优质内容、开展互动交流等方式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意识形态工作。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密切关注网络中的舆论动向和舆情变化。对于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研判并妥善处理;对于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打击处理。同时要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并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以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正确方向。
强化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代价值,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讲座等活动,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度,通过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将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展现给世界。同时,要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和文化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强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培养时代新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是筑牢国家文化安全防线的关键。要将意识形态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形成系统化的意识形态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意识形态教育产品,如动漫、微电影、网络课程等,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注重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筑牢国家文化安全防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创新发展。通过深化理论武装、完善责任制、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文化自信、加强青少年教育以及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等措施的实施,是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和风险、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长沙市科大佳园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站 薛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