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响中国 > 正文

【理响中国】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理响中国

作者:湖南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研究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天雄;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林子欣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一论断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供给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制度、技术水平、劳动力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在短期内,经济制度、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量相对稳定,因此总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的投入量,即就业量。总需求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水平主要受自发性支出、市场利率和价格水平的影响,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并通过改变政府购买等行为来影响自发性支出。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导致资源短缺、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过快;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会导致生产过剩、市场疲软、资源闲置、失业增加。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这既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在长期经济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探索所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路径进行统筹: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供给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供给与需求适配性、平衡性的重要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以满足和创造需求。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围绕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打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和痛点。这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提高供给体系的整体效能。要加强创新驱动,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做到去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监管,防止产能反弹;补短板,加大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入,补齐发展短板。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降成本,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降低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物流成本等,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质量,加强质量监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标准。鼓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此外,还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要素流动自主有序、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全方位扩大内需。在需求端,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在新发展格局下,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培育新型消费模式,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通过提高居民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提升消费能力,释放潜在消费力量,进而形成供需两旺的生动局面。要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消费服务体系,提高消费便利性。此外,还要注重培育消费热点,激发消费潜力。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

三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国民经济循环需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要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推动流通体系的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是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有效衔接的纽带与通道,也是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能力。通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对国民经济循环的深远影响

一是保持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指的是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流转过程。良好的国民经济循环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经济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宏观经济运行的核心问题,它们的动态平衡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国民经济不断循环的基本保障。当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均衡时,资源会得到充分利用,既无过剩也无短缺的情况发生。这种平衡不仅体现在总量的平衡上,还表现在结构的优化与适配上。只有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动态平衡,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进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可以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和创造需求。另一方面,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可以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拓展供给空间,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三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合理的供需关系是产业升级的“助推器”。精准的需求信息能引导企业优化供给质量与结构。例如,在电子领域,消费者对智能、便携、高性能电子产品的需求攀升,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芯片技术、屏幕显示、电池续航等关键环节不断突破。这种供需互动的过程,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四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统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有助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升级,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进而形成供需两旺的良性循环。

五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统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可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和不断完善,我们有信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1 FDJB005)

[责任编辑: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