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沂人才工作集团围绕“抓党建促发展,抓党建促招商”这条主线,持续优化招商措施、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确保理念融入、职责融入、路径融入,以党建多维度融入推动园区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聚焦“效能党建”,提升招商引资凝聚力
坚持抓创新、促提升、解难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招商引资的动能优势、发展优势。精准培育。坚持“以人促事、以事练人”,以党员需求为导向,把招商引资与发挥科创园区特色优势结合起来,明确招商方向,找准招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围绕形势与趋势、招商思路与策略等内容,开设“沉浸式”课堂,召开招商引资专题会议4次,开展招商引资培训、研讨5次,培育了一支专业、精深、时尚的项目服务团队。项目引领。开展项目攻坚行动,围绕园区政策、物业、服务等事项,考察市内16家科创园区,梳理园区服务清单30余项,建立“党员+项目”工作台账,“每周一”调度进展、剖析不足、研究对策,形成任务分工、时限要求、项目推进、问题整改等一体推进的闭环管理模式,确保企业需求在业务一线解决,激发党组织“聚合效应”。团队攻坚。健全全流程招商服务体系,围绕项目“选、接、盯、落”等关键环节,形成从项目对接、研判推进、签约落地等全链条全周期的招商服务流程,建设“一站式”公共服务大厅,配备楼宇服务专员、人才服务专员20余名,落实全员联系企业“四个一”沟通机制,提供招聘、科技、项目申报等35项服务,承诺“24小时内”办结。
聚焦“双招双引”,打好招商引资主动战
坚持把强党建、聚合力、促招商贯通起来,创新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同频共振”,精准定位“4+X”产业体系,以市场化专业化手段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聚力招才引智。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持续积累招商信息线索,不断提高招引效率,优化“博士创业园”项目评审机制,孵化到期项目34个,在孵项目23个,今年新入驻项目18个;持续落实好“科创园区免费用”“人才公寓免费住”政策,收到申请材料45份,评审13个项目入驻,科技公寓、创客公寓综合出租率100%;科学城现有从业人员2800余人,聚集各类高层次人员162名,各类科研平台83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平台24个,市级平台57个,获得各类知识产权2036件,其中发明专利528件。聚力招商引资。坚持书记带头、党员示范、集体攻坚,通过选派人员到北京、上海、深圳、济南四个驻外人才工作站驻点招商,紧盯重点区域主动出击、定向发力,积极开展项目线索收集、论证分析、对接洽谈、签约落地等工作,建立“党员+产业专班”重点项目推进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难点、堵点,累计对接招引项目510个,意向入驻项目105个,签约入驻项目45个,其中市外固定投资类项目9个,人才科创类项目25个,做好重点项目的动态跟踪,形成大抓项目、全员招商的良好氛围。
聚焦“深融互促”,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抓党建聚焦招商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做到以党建带动招商工作提质、以招商成果检验党建成效,提升招商引资谋划项目孵化率、洽谈签约成功率。做实运营模式。实行“人才飞地”模式,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项目成长链条,把项目孵化作为招商引资的“风向标”,目前,应用科学城累计孵化项目285个,毕业项目66个,其中,有8家在县区建设生产基地。现有项目126个,其中院士工作站2个,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市级以上科研平台80个。做新招商模式。以党建促招商方式创新,探索“资源招商+政策招商”向“资本招商+生态招商”转变,打好以商招商、全员招商、联合招商、链条招商“组合拳”,出台园区入驻企业招引项目激励办法,充分调动园区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创建“1+2+8”人才投资科创基金服务体系,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人才科创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做优服务模式。打造科学城特色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人才引育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市场资源对接等个性化服务200余次;组织开展人社政策进园区、企业家沙龙、AI技能培训等活动10余场;持续改进园区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提升人才公寓、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共享会议室、员工餐厅、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