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调查研究 > 建言献策 > 正文

乡村发展需要更多“爆改”创意(纵横)

狗尾巴草编成戒指,高粱秆插成眼镜,马齿苋做成项链……这些小时候就地取材的手工玩意儿,你还记得吗?最近,助力农作物“抬高身价”的创意“爆改”,在短视频平台上红火起来,打开了农产品跨界“出圈”的新思路。

“爆改”的单品之所以受到欢迎,在于它们本是常见农产品,足够“接地气”,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乡土情结,引发情感共鸣。另外,新颖的创意带来又土又潮的反差感,不仅展示了农产品的多样性,也给消费者以新鲜感,拉近了年轻人与农产品的距离,也拉近了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爆改”的风不只吹在农产品上,还体现在农业农村的方方面面。早前,就有短视频博主推出乡村时装走秀,展示农村的农产品新品种、农耕传统等。近来,有00后“新农人”改造羊圈,养蟋蟀年入近千万元;有技术能手“爆改”农机,让年轻人拾起种地的兴趣;还有科研团队把20英尺集装箱“爆改”为“新农田”;等等。这些“爆改”创意,与时尚、科技、乡村产业发展等相结合,让人们对乡村产生了全新的认识。

进一步来说,这些“爆改”也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有的“爆改”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河南兰考农耕文化科技小院引进酵素农耕技术,提升稻米的品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有的“爆改”促进农特产品升级,叫响了区域特色品牌。如山东枣庄将石榴元素与传统美食及艺术巧妙结合,推出红石榴“喜馍”;云南将本地盛产的咖啡果肉和茶结合,制成咖啡果肉茶等。还有的“爆改”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创新和交流。如四川泸县嘉明镇护松村将70余幅构思巧妙的文化彩绘落脚于各家农户墙上,展示村庄的发展变化。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是可以通过创意农业、跨界融合等多种形式打开更广阔的空间。“爆改”的风吹到农业农村,推动了资源、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也助推了城乡互动和良性循环发展。探索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需要更多优秀的创意,需要更多扎根乡村的实践,更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和创造。

(摘编自《农民日报》,原题为《“爆改”的风,带来乡村传播更多可能》)

《人民日报》(2025年01月23日 第 05 版)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