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之际,正值流动党员的“归巢热”,各级党组织纷纷开展暖“流”行动。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既是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的关键之举,也是凝聚先锋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各级党组织应坚持全方位发力,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家、流而有学、流而有为”,让流动党员在党旗下凝聚、在流动中增辉。
以全面排摸确保流有所属。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覆盖就要延伸到哪里。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变动频繁,易形成管理“空白区”。基层党组织要秉持“流出”“流入”双向管理理念,打破信息壁垒,强化日常联络,消除管理盲区。要选派专人与流动党员保持紧密联系,动态掌握其工作生活轨迹,充分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平台,综合运用组织排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与此同时,借力异地商会、新市民中心等资源,深度挖掘流动党员信息,确保“一个不漏”。通过全面摸排,让流动党员紧密“嵌入”组织体系,增强其归属感与向心力。
以形式多样促使流有所学。组织生活是党员成长的“营养剂”,流动党员也不例外。要让流动党员这颗“星火”持续闪耀,有效开展党组织生活至关重要。基层党组织应强化双向联合,实施分层分类指导,提升学习教育精准度与实效性。利用新媒体优势打造“指尖微课堂”,及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方便党员随时“充电”;流入地党组织可开展区域联学、上门送学、阵地引学等活动,促进党员交流互动。同时,依据流动党员职业专长、兴趣爱好,量身定制“先锋领航”“充能课堂”等培训项目,助力其提升能力、增长才干,确保流动党员思想常新、信念如磐。
以关爱激励推动流有所为。流动党员是宝贵的人才富矿,蕴含着推动发展的巨大潜能。能否有效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激活其内生动力。基层党组织要构建双向关爱激励机制,为党员施展才华“架桥铺路”。流出地应聚焦外出党员家庭,悉心关爱“一老一小”,解除其后顾之忧;流入地也需在组织关系转接、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贴心指导,助力党员安心奋斗。要抓住节假日党员返乡契机,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引导流动党员凭借自身优势,为两地合作牵线搭桥,在奉献他乡与反哺家乡中彰显担当,让流动党员成为推动发展的“活力因子”。
无论身在何处,党员身份永不褪色。基层党组织应不断加强教育管理服务,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激励流动党员流动不失责、行行争先锋、处处展风采,让流动星火照亮时代征程,为党和人民事业添砖加瓦、续写华章。(黄莹莹)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