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党建论坛】把“最活跃地带”打造成“最坚强堡垒”

1737513415606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催生了大量新就业群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地带”。业务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要准确把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创新思路理念,加强实践探索,真正把新就业群体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把“最活跃地带”打造成“最坚强堡垒”。

解决好“谁负责”的问题,让体制机制统得起、管得住。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最大的特点在于“新”,新组织、新群体大量涌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加强这一领域党建工作,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建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要全面压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管平台就要管人群”的责任,积极构建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兜底管理的工作格局,确保“条”上抓起来落到地、“块”上统起来兜好底。同时,建立健全新就业群体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用好各方面资源,加强综合协调、指导推动和重点联系,切实将“千根线”拧成“一股绳”,把“一家办”变成“大家干”,形成起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解决好“怎么建”的问题,让组织体系广覆盖、深覆盖。相比传统领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数量少、体系散、功能弱,同时由于新就业群体来源渠道广、就业方式活、流动变化快,其中还有不少流动党员、隐形党员,对开展党建工作带来挑战,迫切需要找到一条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有效路径。要摸清存量,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沿着触及新就业群体的工作链条,把分散的党员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要抓好增量,加强行业党委、属地党组织协调联动,探索在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新模式,通过企业单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等方式,深化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要提高质量,用好支部微信群、“红色直播间”等线上平台,打造“信仰加油站”、“小哥学习角”等线下阵地,真正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

解决好“起作用”的问题,让党建工作重关爱、强引领。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工作对象看起来是一个个人头,实质上是一颗颗人心。新就业群体常年穿行在路上,工作在“云”端,“四季无休、三餐不定”,普遍比较辛苦。要坚持在服务中引领、在引领中服务,推动新就业群体个人成长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个人付出与组织关怀“双向奔赴”。健全以党支部和党员为主渠道的诉求收集办理机制,充分整合行业部门、街道社区、商圈楼宇等资源,建设一批暖“新”驿站,解决好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中急难愁盼问题,通过贴心服务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同时,发挥新就业群体熟悉居民、了解社区的优势,广泛开展支部亮旗帜、党员亮身份、车辆亮标识、服务亮承诺等活动,示范引领新就业群体从基层治理“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站着看”到“一起干”。(陈少辉)

[责任编辑: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