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大国基理 > 正文

【大国基理】用心织就老年人的“幸福年景”

幻灯片-大国基理

春节,承载着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美好期许,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感受温暖、收获关怀的重要时刻。“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养老机构和家庭要紧密配合、协同发力,全方位、多层次为老年人构建起充满温暖与幸福的新年盛景。

物资援济暖寒心,关怀播撒赤子心在春节慰问工作中,组织、民政、妇联等部门扮演着关键角色。开展慰问前,需深入调研老年人的实际状况,精准把握不同群体的需求。比如独居老人渴望陪伴,患病老人急需医疗支持,贫困老人依赖物资帮扶等。根据这些需求筹备慰问物资,策划相关活动。在慰问过程中,工作人员与志愿者需秉持耐心、温和的态度,运用恰当的沟通方式,避免因不当言语给老年人带来心理伤害。慰问结束后,建立回访机制,持续关注老年人后续生活,及时解决新问题,让老年人群体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持续关怀。

服务细致赢人心,关爱点燃畅意心“双报到”党员干部、志愿服务者以及智慧养老、社区工作人员等服务队,要深入孤寡、独居老人家中,从生活细节入手,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帮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服务可以是为老年人理发,提升精神面貌;打扫卫生,改善居住环境;协助老年人试穿新衣并拍照留念,定格老年人幸福笑容……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充满了仪式感,体现出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关注,给予老年人更多精神慰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尊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活动铺陈沁人心,民俗赓续欢颜心。区域养老中心、养老院、幸福院等养老机构,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阵地。春节期间,开展各类民俗活动,能让老年人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比如,鼓励爱好书法的老年人题写春联,邀请非遗传承人指导老年人剪窗花、捏面人,组织老年人一起包饺子,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为老年人搭建了社交平台,促进邻里交流,增进情感联系,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础,也是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关键所在。

子女膝前尽孝心,亲情温暖暮年心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的孝敬是老年人幸福的根本源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女应主动承担赡养责任,不仅要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更要关注其身心健康。日常生活中,要耐心倾听老年人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定,给予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与尊严。全社会应大力弘扬孝道文化,增强子女的赡养意识,让孝道在行动中得以践行,为老年人营造充满爱的家庭环境。

尊老为德,敬老为善,助老为乐,爱老为美让老年人过个“幸福年”、过好“幸福晚年”,不仅仅是春节期间的短暂行为,更要转化为一种持久常态化的社会行动。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类似的举措,建立长效机制,营造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的和谐家园,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幸福与温暖中安享晚年。(作者:郝瑞)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