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成都龙泉驿区:党建引领“驿都商协” 助力龙泉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对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简称“商协会”)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驿’会领航”“‘驿’会助企”“‘驿’会治理”三大行动,打造党建引领、搭建平台、聚合资源、助力发展的“驿都商协  ‘泉’新表达”品牌。

微信图片_20250207153918

实施“驿”会领航行动,凝心聚力强党建

为有效破解龙泉驿区商协会脱管比例高、“两个覆盖”比例低的难题,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党建引领、赋能发展、提质增效,不断夯实商协会高品质服务基础。

政治建会。龙泉驿区深入学习“第一议题”100余次,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38场次,组织商协会会长40余名围绕“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言献策,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商协会转型发展思路。

从严治会。龙泉驿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行业协会商会“周报”工作机制,加强对139名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开展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12人次,组织观看《戒尺》《渣土之鉴》等警示教育片30余场次,不断强化思想把关和政治引领。

学习强会。龙泉驿区建立“137+29+10”商协会、行业管理部门、属地联建联学机制,开展商协会“大讨论、大学习、大调研”10余场次,筑牢商协会、会员企业人才发展根基。

微信图片_20250207153923

实施“驿”会助企行动,千方百计促发展

为充分发挥龙泉驿区商协会数量多、涉及领域广的优势,区委社会工作部坚持“三个立足”,助推商协会融入中心大局,服务高质量发展。

立足“问需于企”精准摸需求。龙泉驿区建立重点商协会走访机制和机会清单发布机制,实地调研会员企业340余家,建立会员需求台账信息200余条,面对面摸清企业发展需求。利用“龙泉驿区社会工作”公众号开设“一月‘驿’会”专栏,梳理“需求—资源—活动”清单99份,发布“驿”会助企活动等信息6期,不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商协会影响力和显示度。

立足“发展赋能”高效提能力。龙泉驿区组织开展“数智共享·税企共建”等财税专项培训50余次,服务企业100余家300余人次,区财税服务协会“税财协合作社”共治新模式被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领导工作小组列为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推动区、街道、社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园区、商圈、楼宇等党群服务阵地合理设置商协会共享服务阵地130余个,探索镇(街道)、村(社区)与商协会“空间换服务”合作模式。

立足“纾困解难”长效促发展。龙泉驿区聚焦汽车、智能网联等重点产业链,探索“一链一会”路径,指导龙泉驿区制造业协会入驻经开区政务服务分中心,服务全区制造业企业3000余家,覆盖全区智能制造、汽车制造等核心产业70%以上,构建紧密协作的产业链生态。联动区经信局、区税务局等12家部门协调解决会员单位贷款融资、用电等难题50余个。

微信图片_20250207153926

实施“驿”会治理行动,多措并举惠民生

为有效改善龙泉驿区商协会行业管理较为松散、宣传推介能力较弱的状况,区委社会工作部聚焦“三个抓实”,推动就业创业、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各项民生工作走深走实。

探索“龙泉模式”抓实就业。龙泉驿区指导龙泉驿区技能人才培育协会打造“龙泉车工”川字号培训品牌,联动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及“链主”企业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17个,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4家、技能大师工作室34家,完成以工代训等培训9万人,打造“企业点餐、院校上菜、专家核账、政府买单”的龙泉模式。

引导“进网入格”抓实治理。龙泉驿区组织商协会与街镇开展党建联建活动20余场次,引导商协会及会员“进网入格”120余人次,积极参与宣传动员、专业培训、矛盾调解等工作3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0余人次。

编制“公益清单”抓实服务。龙泉驿区编制“服务经济发展”“关爱特殊群体”“关注心理健康”等公益服务清单5大类,成立“驿商志愿队”等公益队伍6支,开展爱心捐赠、心理咨询等活动50余场次,“驿路新联心·同行新阶人”心灵驿站咨询品牌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专题报道。(成都市龙泉驿区委社会工作部  胥文华)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