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深化游戏产业合规治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嘉宾:

周学胜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主任、总编辑

任启亮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张国祚 中宣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原主任

赵 萍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钱贤良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

池世才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二级巡视员

贾玉奎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市场监管(质量)研究与教育联盟秘书长

周 鹏 华夏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 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游戏与艺术创新中心主任

金鳯勇 中新数娱(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成伟 深圳市禅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裁

熊 皇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研

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林瑞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互联网与软件部副主任、5G云游戏产业联盟秘书长

刘 睿 知识产权出版社知识认证平台运营中心主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近年来,游戏产业不断优化升级、加快创新发展,逐步成为激发文化消费潜力、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为深化游戏产业合规治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治理》杂志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研讨。

《国家治理》:推动游戏产业合规治理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任启亮:游戏产业应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新平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全新的叙事方式,让全球玩家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突破视角、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潜移默化地接触到中国的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传统文化与用户的交互体验。

张国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否在游戏产业当中有所体现,其可行性又如何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如果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元素,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运用于游戏产业发展中,将游戏产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必将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也将收获更广泛国际市场。

贾玉奎:网络游戏普遍具有社会属性,游戏是一个社会总体状况的折射,是一个时代的折射。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游戏。或者说,游戏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治理能力、道德水准、民众素质的集中体现。

李洋:电子游戏的学术研究应与人文学科深度融合:从哲学角度探究游戏如何表达人类的存在、知识与伦理;从历史角度分析游戏如何记录和重塑我们共同经历的事件以及如何参与文化记忆的建构;从文学角度考察游戏如何参与优秀文学作品的跨媒介改编与传播;从艺术史角度分析游戏如何运用和再创造中国古代艺术的造型、图案、符号,实现艺术的游戏活化。

《国家治理》:深化网游行业合规治理,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有哪些?

钱贤良:根据智库研究和对网信工作实践的观察,可以从网络合规治理的视角提出三方面的思考与观察:一是网络合规治理是游戏产业合规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充要条件。网络合规治理是数字经济时代各类市场主体遵照网络领域法律规范体系开展合规治理的全过程。二是网络合规治理标的物而言,知识产权合规是游戏产业合规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三是未成年人防沉迷是游戏产业网络合规治理的普适性的要求,也是网络游戏高质量交通潮汐向的内容。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游戏厂家的技术探索相结合,实现对未成年人有效保护。

周学胜:当前游戏产业在未成年人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合规、内容合法、企业社会责任等等多个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异象,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实现持续发展、有序竞争、自主创新,而不是昙花一现、野蛮生长、山寨抄袭,还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游戏出版经营单位和社会各界付出更多的努力。公安机关将认真履行网络安全监管职责,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同时,持续深化网络空间治理,指导互联网企业健全未成年人安全上网优化保护机制,护航青少年上网安全,切实维护清朗有序网络环境。

林瑞杰:科技是推动游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游戏产业合规治理的重要工具,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议题之一。未来的未成年人保护将更加依赖于先进的识别技术。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系统将能够更精准地识别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和需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行为分析、内容推荐和风险预警。随着智能监控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网络保护将实现实时响应。智能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网络环境,快速识别并响应潜在的网络风险,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网络空间。产业界也在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池世才:当前游戏层面不乏“擦边球”现象,如涉黄、涉赌,或是有些纯娱乐性质的游戏,其产品设计初衷就是让青少年沉迷进去、无法自拔。对于当前游戏产业存在的乱象,可以考虑疏堵结合,让正面的、积极的一面发挥出来,把不利的一面遏制住、消除掉。要对产品进行分级,对于以青少年为目标群体的游戏,要确保其喜欢玩的程度在可控范围内。

金鳯勇:当前社会上对电子游戏存在偏见,其核心问题是,借助计算机、网络通过精算模式的发展,利用游戏“成瘾性”,使游戏在一些人手中变成了牟利的工具。从产业角度看,游戏拥有大量用户群,达到六、七亿的人群规模。但作为用户体量巨大的行业现在仍没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尽早成立相关全国性协会,在游戏合规治理层面、信息沟通层面实现质的飞跃。

李成伟:近年来,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在积极探索加强合规建设的方式,以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禅游科技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深知合规性的重要性,因此建立了全方位的审核机制,包括APP合规控制措施、游戏合规治理措施以及棋牌游戏合规治理,这些机制贯穿了游戏研发、报审、上线运营等全流程。其中,在APP合规方面,禅游科技定期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和评估,提升团队的法律意识和专业素质,并委托第三方进行隐私合规评估,确保App在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用户个人信息方面符合法律法规。

《国家治理》:如何更好推动游戏出海,发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桥梁作用?

赵萍:推动游戏出海,首先应该以全球视角、产业视角来加以看待游戏产业。游戏行业是当代文化产业非常重要的代表,游戏本身集科技应用、传统制造和文化服务于一身,影响力已经跳出了娱乐项目或只有娱乐功能的层面,通过鼓励游戏企业出海使中国游戏成为国际舞台上文明互鉴和文化输出重要的载体。随着中国游戏企业发展壮大,中国游戏企业出海呈现出三方面主要特点:一是出海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文化传播能力在持续提高;二是中国游戏出口的产品和市场多元化,中国品牌的控制力不断提升;三是中国游戏出海在产品出口和对外投资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对于中国品牌的塑造力更强。

周鹏:游戏出海需要遵循的原则:一是深化内容创新,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开发者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既具有国际视野又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游戏作品。二是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优秀企业的合作机会。三是重视法规遵循,保障健康发展。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提升整个行业的自律水平。四是培养专业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理解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五是利用新媒体渠道,扩大传播效应。尝试与其他领域的IP进行跨界联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国家治理》:游戏产业在内容建设方面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有效应对?

熊皇:当前游戏产业尤其是内容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一是内容同质化浅层化,创新动力不足,“换皮”游戏,仅仅是简单的替换美术的素材角色,核心玩法完全照搬缺乏创新。二逐利趋势明显,精品意识有待提升。对于开发者和投资者而言,商业利益驱动下更倾向于投资短期见效快、收益相对确定的研发项目,投资开发偏好上限制了更多高品质游戏的诞生。三是文化出海受阻。文化出海面临着文化差异和本地化的严峻考验,如何将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游戏有效传递,而并非简单传播是关键挑战,如国外玩家难以理解接受“玉皇大帝”“土地公公”等中国文化特有名词,也折射出“文化转译”困境。

贾玉奎:政府方面,要制定更加全面的游戏内容审核和监管标准,落实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游戏开发商方面,要加强游戏内容的自检和自查,确保游戏内容符合相关标准。合理的游戏内容审核和监管可以保护玩家的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与此同时,游戏内容审核和监管需要权衡游戏自由表达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如何找准其中的平衡点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国家治理》:如何以科技创新维护好游戏产业中安全和发展的关系?

林瑞杰:高品质游戏需求牵引芯片行业高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滋养AI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发展迭代。在软件领域,游戏作为AI重要的试验场与数据来源,滋养了AI技术的发展与迭代。游戏代表的仿真对抗环境是AI进化的必备条件。跨界应用方面,游戏引擎逐步发展为跨行业、跨场景应用的“数字交互引擎”,作为前沿技术集大成者,成为助力数实融合的“新型工业软件”。

李成伟: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自身利益,维护用户安全的重要途径。举例来讲,禅游科技积极拥抱前沿科技进行技术革新,推出国内首款采用UE5次世代渲染技术制作游戏CG以及次世代机甲角色的棋牌游戏。创新技术保护手段、强化技术防范力度,加强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反抄袭技术壁垒,保障数据安全,也是禅游科技加快推动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

《国家治理》:游戏产业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的现实情况与挑战有哪些?

钱贤良:知识产权合规是游戏产业合规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游戏产业合规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支持和保障游戏产业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当前游戏产业侵权问题十分严峻,厂商之间恶性竞争案件增多,一款游戏从立项、策划、建模到成品输出是漫长的过程,但是侵权者只需要抄袭游戏规则,将音乐、美术、作品等要素简单替换就能形成“换皮游戏”快速上线,这方面得不到治理,既会损害游戏原创公司的利益又会破坏游戏产业健康良好创新的生态。

刘睿: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主要集中体现在四个方向:第一,有些游戏本身构成我国著作权法意义上的视听作品,创作过程参与者众,如制作方、文本撰写者、技术服务方、美术设计方、作词、作曲以及摄制团队等,理顺其中法律关系相比其他作品而言有些复杂。第二,新技术应用比较广泛,有些问题在学术界、产业界尚存有争议:是否构成作品,谁的作品,如何保护等。第三,司法审判的尺度与标准等进一步统一。第四,需要从业者高度重视知识版权保护。

李成伟:作为游戏产业的从业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禅游科技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集团现有专利15个,软著615个,商标325个,这些知识产权不仅为禅游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实力。

责编:李 懿/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