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作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地落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本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荣臣。
记者: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为何如此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张荣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鲜明宣示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意志,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就要求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党是改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领导改革,自身必须充满改革精神。改革精神不仅贯穿于党的各项工作和事业,也同样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如何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如何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如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都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确保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落地落实,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记者:如何领会“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的深刻内涵?
张荣臣:改革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动力源泉。改革,最本质的要求是创新。改革的精神就是创新的精神,要求我们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落实在管党治党上,就是要把准时代脉搏,适应社会变革,勇于破除那些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执政方式以及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管理办法等,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严的基调,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对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选择。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让严成为常态。用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包括管党治党的要求严、措施严、查处严。要求严,就是贯彻党规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对党员提出比普通公民更高的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措施严,就是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使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查处严,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锲而不舍保持纠治的力度不减、尺度不松,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在准确运用“四种形态”上巩固深化,有效发挥其层层设防作用,不断增强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记者:如何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张荣臣:改革是破旧立新的“动力源”,从严是肌体健康的“保养剂”。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是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这么大的一个党管好很不容易,把这么大的一个党建设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不忘初心、居安思危,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决摒弃权宜之计、一时之举的思想,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二是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敬畏纪律、遵守纪律,就能抵御腐蚀、百毒难侵。要把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把他律转化为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习惯于在平时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自觉在遵守纪律和主动接受监督的环境氛围中干事创业履职用权,同时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及时发现和查处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纪律规矩成为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自觉遵循。
三是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有效办法,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腐败是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腐败存量尚未清除,增量还在持续发生,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腐败的手段方式多样化,腐败的利益形式多元化。像“影子股东”“影子公司”“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等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查处难度大,对治理腐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要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系列战略部署,唯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才能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治理效能。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