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去影院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以独特的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为蓝本,通过现代动画技术与创新叙事手法,重新解构诠释哪吒这一经典形象,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情感的观影盛宴,影片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都让人久久忘怀。
五年磨出一剑的“匠心”。影片里,为了重塑哪吒和敖丙肉身,陈塘关村民从种莲花、挖藕、磨藕粉、雕刻……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塑造肉身。影片外,此剧本就改了2年,磨了66稿,整个团队大手笔投入,对细节可谓抠到极致。哪怕是一根铁索链条的效果,都磨了一年。正是这种为艺术精益求精“匠心”,尊重观众的极致努力,才让这部影片如此惊艳出彩,电影上映三天,就突破3000万次观影记录。这种“精雕细琢天上有”的的追求卓越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敢于冲破束缚的“决心”。哪吒生来就是魔,但他敢于冲破束缚,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在考核中,他克服来自傲丙共用肉身、陈塘关本困等的困难,他不服输,不教条主义,锐意进取,敢闯敢拼,在面对困难时说道:“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该敢于尝试新的工作方法,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基层工作的挑战。
纷繁复杂中坚守“初心”。影片中,更是塑造了申公豹没有被困在“人的偏见是一座大山”里,他骨子里是有良知,在陈塘关总兵李靖请求他出城购买急需药材时,他坚守自己的原则果断拒绝,但又要求留下清单,帮忙采买,还另外增加采买了所需物资。
作为基层干部,观看后当认真汲取影片中的“匠心”“决心”“初心”,自觉运用到工作中来,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岗位,都要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来,即使面对不可能的挑战,也要尝试找到出路,勇于干事、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以“踏石留印”的精神,用“绣花”功夫解决问题,拿出较真碰硬的劲头,笃实自持,久久为功,扎扎实实做好群众关心的每一件小事,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作者:黄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