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稳定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稳就业不仅关乎着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025 年,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稳就业工作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使命。
激发市场活力,稳固就业基石。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其健康发展与不断壮大对于扩大就业机会至关重要。基层干部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为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铺平道路。通过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不断的资金活力,从而增强其发展信心,激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创造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聚焦重点群体,打造多元化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就业困难人员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其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稳就业政策的成效。相关工作负责人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多元化措施,精准对标就业需求,开发更多与其专业技能相匹配的就业岗位,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此外,应完善劳务协作机制,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拓宽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提升县域就业容量,实现其就业增收与家庭照顾的双重目标。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应切实落实就业援助制度,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从而兜牢民生底线。
优化就业环境,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构建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密集开展春风行动等 “10+N” 就业服务活动,持续加强全国 “一库一平台” 建设,推动 “家门口” 就业服务站提质增效,提升服务可及性、均等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这些举措,让求职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就业信息,享受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提高就业成功率。同时,健全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更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
稳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续深化就业领域改革,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为劳动者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筑牢民生之本,夯实发展之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周宇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