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纪律、守规矩,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也是从政履职的根本遵循。迈进新征程,各级党组织必须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动员党员干部认真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把铁的纪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在锐意进取、积极作为中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
以纪律之舵把准干事方向。回溯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从革命战争年代“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格执行,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作风传承,再到改革开放进程中严守规则、开拓创新的探索实践,严明的纪律始终是党跨越艰难险阻、破浪前行的重要政治法宝。当今世界风云激荡,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辨清行为红线与底线,如何界定可为与不可为的边界,发扬纪律严明这一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至关重要。各级党组织应持续深入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学细悟中划好行为红线、标清工作禁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员党员干部切实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时刻用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始终沿着党指引的正确航道破浪前行。
以纪律之能激发担当动力。纪严则清正,清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进入改革深水区,面对难啃的“硬骨头”,个别党员干部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少了些开拓进取、担当作为的锐气,这是对纪律建设的误读和曲解,也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必须旗帜鲜明地立规明向、严管厚爱,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积极向上的创业环境,激励党员干部心无旁骛、潜心耕耘。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科学看待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的失误错误,划清划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精准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要严格惩治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诬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给敢干事的干部吃下定心丸,让干部更有底气处理复杂矛盾、触及深层利益,更有动力积极作为、攻坚破题。
以纪律之锤锻造过硬作风。作风是执行党的纪律的具体行动表现,过硬作风是靠严明的纪律锻造出来的。无论是在脱贫攻坚一线,为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而日夜奔波、不辞辛劳;还是在抢险救灾战场,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彰显出党员干部在纪律严明下的担当精神和奉献作风。各级党组织应把纪律建设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抓深抓实,突出抓好“关键少数”,督促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树立清风正气;重点抓好“关键领域”,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执纪执法、管人管财管物等重点岗位,通过考察考核、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将不良作风扼杀在萌芽状态,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常治长效。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各级党组织要把从严监督管理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以严明纪律引领干事创业,于担当作为中彰显纪律力量,奋力书写党和人民事业的壮丽篇章。(左亚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