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紧握“接力棒” 挺起“硬脊梁”

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在武汉与世长辞,享年99岁。这位曾隐姓埋名、深海铸剑30年的老前辈,用一生践行“此生属于祖国”的铮铮誓言,将最后的光与热留在了他深爱的土地上。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青年干部当牢记殷殷嘱托,紧握时代“接力棒”、挺起强国“硬脊梁”,以实干有为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书写青年荣光。

紧握“一片丹心图报国”的赤诚之棒,做人民的好公仆。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党、爱国、爱民,忠诚是党员的立身之本,对党的忠诚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和水分的,是每一个年轻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青年干部要坚定政治理想信念,涵养忠诚品格和纯粹本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把坚定的信仰和无限的忠诚融入党的事业中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忠诚老实立心、用修身为民立命、凭苦干实干立事,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紧握“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搏之棒,做耕耘的老黄牛。为什么老一辈革命人的精神永放光芒?因为他们在拼搏中注入了情感的力量,在奋斗里保持了激情的状态,由此激荡起枕戈待旦的干劲,蓄积了舍我其谁的意气。在严峻的形势、严酷的挑战、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革命人毫不畏惧,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青年干部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当夺关闯隘的“强将”,多接“烫手山芋”,敢扛“千钧重担”,能啃“最硬骨头”,在深化改革的主战场、乡村全面振兴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在广阔天地中挥洒无悔青春。

紧握“功成身退拂衣去”的淡泊之棒,做奉献的铺路石。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黄旭华院士用一生,书写了“国士无双”的定义:不是高居庙堂的荣耀,而是深藏功名的孤寂。不是锦衣玉食的享乐,而是筚路蓝缕的担当。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青年干部必备的精神品格,青年干部要常怀赤诚之心,坚守公仆情怀,发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忘我奉献精神,积极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去,出“功成”之力,而不求“功成”之誉,当好祖国强国建设事业道路上一块小小的铺路石,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心中有国家、脚下有远方。他们是一群闪耀的星,他们以非凡的热情与执着,用汗水浇灌成果,用执着点燃希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书写了一部又一部传奇,也将激励着一代代“接班人”追光奋进、逐梦前行。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紧握时代交接棒,用热血与奉献展现青年担当!(作者:陈婕)

[责任编辑:陈慧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