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大文章

1月17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新时代,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是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激发高质量发展“源头活水”的“关键引擎”。

引才是发展的先手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新中国成立后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人才,改革开放后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吸收高学历人才的同时,要立足吸引地自身产业结构和发展阶段,人岗相配,做到“量体裁衣”,才能实现“引凤来栖,筑巢引才”,让人才引得进、用得上。

人才成长离不开培育。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论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基础教育,还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不论是“学以致用”的职业培训,还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是培育人才的基石。另一方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建立培训学院、高新孵化基地等人才实践锻炼平台,为人才提供基层锻炼、项目攻关等机会,政校企地多方联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知行合一”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引才不易,留才更难。得天下人才而留之,“诚意”二字最为动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推出购房补贴、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福利政策,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风尚,厚植人才沃土,让人才深深扎根。

“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科学用才,贵在人岗相适,好干部成长起来、培养出来,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终等于还是没有好干部。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多元人才理应各得其所、各展所长,要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等多头导向的评价机制,让实干者得到认可,鼓励创新创造,宽容失败,为人才提供宽松创新环境。试行推行“揭榜挂帅”制度,人才自主揭榜攻关,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要汇天下人才而悦之,人才“引育留用”是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协同努力。以更广阔视野、更高境界、更大气魄,全方位培养、引进、留住、用好人才,让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胜势。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