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美丽乡村 > 正文

三水区创新实施“绿美银行”体系 以“小积分”激发绿美乡村建设“大合力”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锚定“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创新构建乡村“绿美银行”体系,动员广大党员、群众参与乡村绿化,形成党群共建、政企同心的强大合力,推动镇村风貌大跃升,让绿美成为三水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建立“银行+积分”机制,实现从“说教”到“激励”的转变

群众开设绿美存折群众开设“绿美存折”。

一是开设1本“绿美存折”,让群众更有参与感。建立“家庭开户、赚取积分、兑换收益”工作机制,鼓励引导村民以家庭为单位开设“绿美存折”,首次开户即享积分奖励,共吸引570多名村民踊跃开户。利用现有线上平台开发新功能,鼓励外地游客在村内游玩时,通过线上申请开设游客专属“绿美存折”。二是发布2张重要清单,让实操更具可行性。发布积分和兑换清单,制定积分规则和兑换明细,明确打造“美丽庭院”、建设“四小园”、树木管护等120多项积分获取方式以及绿植盆栽、日常用品、餐饮券等390多项兑换内容。村民累计参与积分兑换650余次,以“小积分”焕发“大活力”。三是组建3个运营团队,让管理更加精细化。管理团队由镇街驻村干部、村居干部等组成,负责制定落实评分标准、日常规章制度;评分团队由村居干部、领岗党员、网格员等组成,负责收集评分对象的打分依据和素材;监督团队由村监事会成员、村民代表等组成,负责监督确保评分公平公正,对正面典型进行宣传。

向“绿美商家”颁发牌匾向“绿美商家”颁发牌匾。

坚持“党员+群众”联动,实现从“一旁看”到“一起干”的转变

一是突出党员带头作用。组建“先锋宣讲团”开展“敲门行动”,为群众讲解“绿美银行”700余场次、派发宣传物资700多份,区镇两级“淼城庭院助美团”提供一对一美学指导。动员近4000户在本地有自建房的党员干部率先打造“美丽庭院”,对自家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二是突出群众主体作用。深化“党群联动、户比互评”等评比模式,开展庭院交流分享会、亲子园艺手工、花卉养护、墙面彩绘等主题实践活动168场次,形成我爱我家、我爱我村、合力打造绿美三水的良好风尚。目前,农村党员参与“绿美银行”超8500人次,建设“四小园”700个、“美丽庭院”2077户。三是突出支部堡垒作用。村党组织主动整合辖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好“绿美银行”建设。推动全区50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236个“两新”党支部分别与73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一对一”结对,结合主题党日等活动,到结对村开展护绿管绿行动;每个网格党支部承担一片主题林的管护责任,112个主题林有效实现党群共护。

深化“党政+社会”共建,实现从“行政推动”到“多方参与”的转变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通过区级统揽、镇街协调、行政村负责、村民小组具体实施,搭建“绿美银行”“总行—分行—支行—网点”四级银行体系,成为有力推动乡村绿化工作的枢纽型组织,目前三水区7个镇街已分别建成“绿美银行”网点。二是强化社会参与。发动辖区170多家企业、共建单位、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为“绿美银行”捐资赠物超1.2万余份、总价值超240万元,让“绿美银行”有保障、可持续。引导区级部门党员绿化专家到村讲座培训,手把手引导村民参与乡村绿化。聘用52名村居团组织大学生兼职副书记作为“乡村绿美师”,为建设绿美三水贡献青春力量。三是强化结果运用。把干部群众带头参与“绿美银行”运营管理、“美丽庭院”创建、认领“四小园”等乡村绿化工作作为村居“两委”后备干部、党员发展对象培养考察的重要内容,统筹协调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绿化,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格局。(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