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话的一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文章指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如同春雨润物,无声却有力地塑造着家庭成员的品格与价值观。对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建设绝非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连着国家党风政风的大事。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家风正则作风淳,良好的家风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的精神富矿。“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的《诫子书》告诫子孙要淡泊名利、坚守志向,成为无数人修身的指南。“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温良恭俭让”的行为规范,都是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集中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将个人修养、家庭建设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追求。领导干部应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补足养料,将诚实守信、克己奉公、敬业奉献等品德融入家庭生活的点滴之中,坚持用平和之心对待“名”,用敬畏之心对待“权”,用负责之心对待“事”,将良好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更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回望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实际行动传承着优良家风,毛泽东常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教育子女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周恩来定下10条家规,为亲属们树立道德标杆,营造清正廉洁家风。反观近年来一些违纪违法案例,往往背后都隐藏着家教缺失、家风不正的问题,“夫妻档”“父子兵”式的腐败闹剧令人警醒。领导干部须守住亲情关,加强对家人的教育管理,常吹“廉洁风”、常敲“警示钟”,对身边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敢于“唱黑脸”,防止“身边人”成为腐败的“导火索”,做到个人不失范、配偶不失管、子女不失教、家风不染尘。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身行一步,胜过千言,领导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言谈举止、家风家教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应当带头培育优良家风,以好家风滋养勤政好作风,做始终如一的表率。要坚持将家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自觉从小事做起,为家人树立起行为标杆,划定做人、做事、做官、的底线,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在生活中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带头践行优良家风,带动更多家庭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家风传承,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作者:王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