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驰而不息抓减负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2月5日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整治工作成效。形式主义是顽瘴痼疾,非下大力气不足以清除,非久久为功不足以根治。因此,为基层减负不可“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驰而不息真减负、减真负,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腾出更多精力抓落实、干实事,不断凝聚起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合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减负“减”的实质在于将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从严从实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干有所向、干有余力。首要之举就是从“量”上去精简,去动真碰硬,优化创新工作方式,将形式化的流程、会议、活动带来的负担减下去;规范统筹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完善考核办法,将考核频次减下去;完善容错关爱机制,将基层干部思想上的压力减下去。

基层减负也要警惕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减负重在“干好有用的事,少做无用功”,而非“一减没”的“一刀切”。减负的目的在于增效,不能让基层干部光减负而不干实事。对此,减负要“对症下药”,在减掉“任务冗余清单”的基础上,以“责权一致、责能一致”为准绳,建立健全职责清单,转“压力上下传导”的任务下压模式变为“上下联动协作”的合作共进模式。此外,还需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基层干部专业化队伍建设,推动基层干部在本职工作上更下功夫、在民生焦点上更精业务,充分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排头兵”“联络员”“智囊团”作用,稳固夯实好基本盘。

基层减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减量增效也非一朝一夕,需结合当下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将减负要求常态化、长效化落在实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衡量为基层减负的成效,在于基层干部是否把有用的事干好、干到百姓心坎里。一方面,要实实在在减去除为民服务各项事务外的繁琐程序与要求,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打通基层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工作状态、心理状态,切实关注解决基层反馈的“问题清单”“诉求清单”,真正做到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让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获得更强劲动能。(作者:王安东、王明君)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