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摘要】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使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觉悟,淬炼大公无私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终形成崇德尚廉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从个体层面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针对的不仅是掌握公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还广泛涉及每一位社会成员;从组织层面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建立大公无私的党内政治文化;从政治层面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以党内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的优良与否决定了整个政治生态的优劣。

【关键词】廉洁文化建设 崇廉拒腐 政治生态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明确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以严格的执纪执法增强制度刚性,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性觉悟,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这次讲话奠定了廉洁文化建设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中的基础性地位。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使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觉悟,淬炼大公无私的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最终形成崇德尚廉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觉悟

如果一个社会拥有高层次、成熟完备的廉洁文化,那么身处其中的个体对公正清廉的切身体验会远胜过对腐化堕落状态的感受,清正廉洁也自然会成为其秉公用权的行为准则和精神指引。因此,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教育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

中国共产党是拥有崇高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政党,投身共产主义事业的中共党员,尤其是其中拥有公权力的领导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始终坚持用理想信念滋养党性,用党性原则修养身心。党性是纯粹的,是无数革命先烈通过将优秀的道德品质淬入组织而形成的崇高精神世界。“吾日三省吾身”,不断锤炼党性,方可净化个体复杂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抵御腐化堕落的歪风邪气。

淬炼大公无私的党内政治文化

廉洁文化在个体层面体现为党性,在组织层面则体现为党风。从个体层面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针对的不仅是掌握公权力的党员领导干部,还广泛涉及每一位社会成员,旨在全方位提升个体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不想腐”的问题;从组织层面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目标是建立大公无私的党内政治文化;从政治层面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以党内政治文化涵养政治生态,党内政治文化的优良与否决定了整个政治生态的优劣。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在组织层面上的目标就是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拥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处理好“公”与“私”的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实现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目标,要以“公”“私”观念为主线,在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建立起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甘于奉献的党内政治文化,帮助党员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摆正“公”与“私”的位置,使其站稳群众立场,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摒弃一切脱离群众、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的私心杂念,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内政治文化决定了中国整体政治生态状况,可谓整体政治生态的基础。从中国整体的政治生活来看,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应当包括以党内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并不是政治主体的生存状态,其核心涵义是政治主体之间在行为上产生强烈的相互影响,这也是“生态”这个概念的本意——即个体的行为和生存状态总是取决于与其它个体所共同形成的总体环境。

一个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是中国共产党保持肌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政治生态是在一个政治系统中,主体之间通过持续不断地相互影响而形成某种行为模式,关键在于这种行为模式是外在于和先在于身处其中的个体,因此个体对政治生活的体验和行为选择总是取决于政治生态的整体状况。政治生态浑浊颓废,个人也无法独善其身;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个体也会自觉激浊扬清。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必须常怀忧患意识、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坚定自觉,补钙壮骨、排毒杀菌、祛病疗伤、去腐生肌,涵养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汇聚激浊扬清的强大正能量,使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以党内文化资源持之以恒涵养政治生态,使得廉洁奉公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普遍、自觉的行为选择,使崇廉拒腐成为政治生活中的行为风尚。

打造崇德尚廉的社会文化环境

党风和政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民风、社风、家风,也就是社会的整体文化环境。腐败的治理绝非党和国家的一项专门化工作,也并非依靠某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就能妥善解决,腐败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协同联动的治理格局。也就是说,只有当整个社会都抵制腐败,并且有能力抵制腐败的时候,腐败现象才会失去不断滋生的土壤,腐败问题才能得到遏制。

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始终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惩治“蝇贪蚁腐”。在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同时,廉洁文化建设也须同时跟进,要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腐败治理的总体事业中来,让人民的支持成为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最大底气。

打造崇德尚廉的社会文化环境面临着各种考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以应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精神生活的娱乐化和低俗化等复杂现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等价值理念,这些根植于民族血脉中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构成了廉洁文化的深厚历史渊源。革命文化承载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对清正廉洁的不懈追求,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鲜明的斗争特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文化形态,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与价值导向。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将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其在价值引领、舆论引导和环境净化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将崇德尚廉的理念传播至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生态。

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政治文化建构。从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种新型文化的形成是自然而漫长的,其起作用的方式不是即时回报,而是延时回报,因此可能在短期内难以衡量文化对人的行为到底产生了多大的作用。但毋庸置疑,文化的作用是无形且持久的。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离不开新时代的文化建设,而这也正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目标。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责编/靳佳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孙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