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着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党的群众工作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具体特点。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我们党重要的执政环境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基本功。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练就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真本领,加强网上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关键词】网上群众路线 治国理政 领导干部 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网络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与广泛应用,既为党的群众工作对社会力量的全覆盖提供了极大便利和技术支持,也对党在新时代提升践行群众路线的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对在新征程上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立,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10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群众路线与中国的发展需要、党的执政方略相结合,积极地进行适应性调适,为持续有效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全面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赋予群众路线新的内涵与特征,深刻地影响群众路线的具体实施,对新时代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条件、环境如何变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工作理念不能忘。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与群众“齐步走”,人民群众到哪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主动延伸到哪里。正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的:“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互联网时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与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互联网发展和领导干部学网、懂网、用网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论断,赋予了党的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并进一步强调,“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作出了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的顶层设计。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2019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途径方法,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同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要“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为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实现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指明了方向。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怎样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最新认识和高度概括,为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根本遵循。
科学把握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时代价值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列宁强调,“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我们党成立初期,就把“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作为工作原则,并创造性地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建构起群众路线思想理论,为党在各个历史方位上团结最广泛的社会主体力量提供了遵循。群众路线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着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党的群众工作也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具体特点。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为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新的实践场域和技术手段,各类新媒体平台、政务APP、网络论坛成为新时代的“田间地头”,打开电脑浏览群众诉求成为新模式的“走访调研”,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当下我们党重要的执政环境、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互联网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创造性地提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科学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境界,实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涵和实践方法的新发展。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此作出了更系统全面的表述,并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各环节中的主体地位。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布局中,互联网以其开放性、无边界性、传播快速性等特点构成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网民群众借助APP、网站、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可以与领导干部更快捷地交流沟通,既能实现毛泽东同志当年所提出的“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能突出民众网络问政的功能,使政党问计问需于民与民众问政问事有机统一,进而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不断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随着网络应用的逐渐扩展和深入,信访平台、领导信箱、政务热线、网络“留言板”等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发表意见建议、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公民的参与权、表达权利得到更好的落实。从“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到“十四五”规划编制通过互联网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建议,再到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丰富多样的民主渠道奏响民主最强音,既有助于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各项工作,也有助于全要素培养人民群众的民主参与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民主实践的政治自觉,让民主政治建设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在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过程中,民意被广泛倾听,民智被有效汇聚,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得以践行,充分印证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选择。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是百年大党永葆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内在要求。当前,基于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推进的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深刻地影响着党的执政方式,对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提出新的要求。网络空间的互动性、即时性极大降低了党群关系的沟通成本,通过“零距离”的交流互动,不断激发网上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推动全党上下最广泛、最及时地倾听和吸纳社情民意。如果我们不正视、不用好网络媒介去倾听民意、聚合民智、联系群众,各项工作就会陷入被动局面,甚至影响当下的政治生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群众工作更有效、更民主、更科学成为了群众路线面临的新课题。网上群众路线顺应了群众期盼、能确保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宣告自己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达78.6%,人均每周上网时长28.7个小时,网络走入千家万户。人民在哪里,党的关注点就应该在哪里,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一要主动深入群众。毛泽东同志曾说:“一个领导者要把调查看作吃饭一样经常、重要,一天不串门,就像一天没有吃饭。”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走村入户、体察民情的优良作风,主动深入网上留言板、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老牌”网络平台,以及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网民爱用常用的平台,把网民当作“家人”,把网络意见当作“家书”“家信”,把网民的事情当作“家事”,让广大网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二要积极沟通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懂网民心理、会网络语言,不摆架子、不装腔作势,与网民开诚布公地交流,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所论述的,“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与广大群众充分沟通,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三要精准服务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群众工作的着力点是为人民解决难点、痛点,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绝不意味着放弃群众路线的一些传统方式方法,绝不意味着要以“键对键”取代“面对面”,要形成“网上沟通网下解决”上下一体的立体循环,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增强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实效性,凝聚团结奋斗伟力。
练就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真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互联网时代,练就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真本领,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工作要求,更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一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彻底改变看待媒体的传统思维,变“应对”为“面对”,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尊重传播规律,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二要锤炼“学网懂网用网治网”基本功。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要把领导干部“学网懂网用网治网”作为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纳入干部教育体系,确保“基本培训”质量,切实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增强互联网思维,克服舆情焦虑、技术恐慌和本领危机。三要掌握网上群众工作的话语体系。咬文嚼字说官话,群众不爱听也不愿听,只有讲好群众话语,才能真正融入群众。领导干部必须紧跟时代、紧贴网民,积极探索由文本式叙事、灌输式宣传向通俗化叙事、引导启发式宣传的转变,以“网言网语”将宣传话语、政策话语和信息服务话语有机互动衔接,让群众听得懂、听得明、听得亲。
加强网上群众工作长效机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当前,党员干部践行网上群众路线主要以非制度化方式进行,是否践行以及如何践行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整体效应尚未形成。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应从民意识别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容错纠错机制等方面提供完备的制度供给。首先,要健全民意民智收集、分析和反馈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群众的诉求和意见。面对海量、多样、复杂的群众利益诉求,必须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筛选吸纳机制,筛选出兼具真实性和代表性的民意,并将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分等级、分类别提交至政策议程。同时,积极拓宽反馈回应的渠道,利用多种形式及时答复,做到渠道畅通、快速便捷,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参与率。其次,要建立长效的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党政机关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把网上调研纳入党员干部调研制度体系,实现网上调研与网下调研时间和成果互换互补,增强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约束性。把网民留言办理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和社会治理重要内容,列入年度目标考核指标,推动考核结果运用,增强示范效应,防止形式主义。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让人民群众成为评价考核的主要参与者,始终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网上群众工作成效的检验标准。再次,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消除党员干部后顾之忧。笔者调研发现,一些党员干部担忧自己的网络言行引发麻烦,因而做网络空间的沉默者。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刻不容缓,对错误的网络言行进行综合分析,把先行先试中因经验不足引起的错误与明知故犯的不当网络行为严格区分开来,让党员干部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轻装上阵。
(作者为江苏党建研究院基层党建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廉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注:本文系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制度化研究”(项目编号:23BDJ03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
②《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
③《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新华网》,2022年6月26日。
④《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2月28日。
⑥《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
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责编/李一丹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