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修身》有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基层群众的事,大多是琐碎小事,但却都是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大党员干部需树牢“小事不小看,小事不小办”理念,精耕于细微之处,践行于毫末之中,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把一件件小事做实做细做出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焦裕禄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兰考120多个生产大队,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黄文秀仅用两个月时间就走遍百坭村沟沟坎坎,手绘出“民情地图”,清楚地标记了贫困户们的具体信息。正因为看到“第一眼真实”、掌握“第一手信息”,他们才能精准聚焦民众的需求,扎实办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党员干部须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移,以“蹲下身子看蚂蚁”的心态走进农户庭院、走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碗茶,入细入微观察群众身边的琐碎小事,在闲谈唠叨中掌握真情况、了解真问题,认真梳理细致盘点,将一手的“问题清单”“愿望清单”带回来,把群众的“期盼”变成工作的“靶标”。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福鼎村的“一块银元”,无不体现了共产党人时刻将人民利益“置顶”,竭尽所能一切为了人民,竭尽全力为了人民一切。党员干部应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牢正确政绩观,从群众切实需要来考量每一件小事,从群众切身利益去抓实每一件小事,“做功”不“邀功”,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把利民兴民之事谋实干细,努力创造群众满意、衷心点赞的过硬业绩。对当务之急,要立说立行、紧抓快办,确保立竿见影出成效;对需要长期坚持的,要善于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明确责任、项目推进,把每一个步骤做实,把每一个细节办好,聚沙成塔、积小成巨,一步一个脚印书写为民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谷文昌书记十年如一日带领干部群众造林防沙、黄大发同志30多年在绝壁上开凿天渠,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树立了一心为民的不朽丰碑。为民服务不是一阵子的冲动,而是一辈子的坚守。党员干部需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执着,立足本职、甘于奉献,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等群众关注多的领域持续发力,开展更多的主动服务、提前服务、精准服务,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要用好改革法宝,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及时总结符合群众期盼的成熟经验和有效做法,提高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能力,用改革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万学林、谭丽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