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选好用好干部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须突出“以事察人、考人促事”原则,构建“一线考察+综合研判+成果运用”工作体系,贯通融合“考人”“考事”,既看一时一事,又看平时一贯,从一线表现、实干实绩、工作作风等近距离考察识别干部,精准勾勒“贤能画像”,为选优用好干部提供重要参考。

聚焦“一时”,在关键时刻、一线工作中洞察干部担当作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越是关键时刻,越能考察识别干部。“一时”即为紧急关头、重大任务、突发事件等重要时刻,如同一把精准的“标尺”,量出干部的政治品格、能力素质和责任担当。组织部门须在关键“一时”上下功夫,组建专班跟进考察,直插一线工作现场,实时记录干部履职能力、鲜活事例,观察分析干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时具体表现,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干部,就事论事、就人论事、就廉论事,更好把那些在关键时刻冲得上、打得赢的干部识别出来、使用起来。要围绕“干部干什么,我们就考什么”,聚焦工作重点难点及亮点,以实地走访、列席座谈、群众访谈、查阅资料、节点对账等方式,多渠道考察识别干部的担当精神、能力状态、工作实绩等,实现功过是非让数据“说话”。

关注“一贯”,在平时表现、日常事务中常态跟踪纪实干部。干部成长是一个长期过程,其能力和品德的养成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贯”是指干部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持续表现,反映了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日常工作是干部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也是组织部门了解干部的重要窗口。要从“一贯表现”入手,建立完善平时考评机制,优化考核方式方法,精简考核内容指标,突出领导评价、群众评议的针对性,强化跨部门联动记实、联席会审、联合通报,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质量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全程跟踪纪实干部现实表现,让“考核指标”转化为干部“担当指数”。要从“促作风提升”落脚,用干部作风提升专项行动“把脉问诊”,考准考实干部是真干实干还是弄虚作假,引导干部及时纠正政绩观,走出日常事务主义“怪圈”,别让“瞎忙活”代替工作实绩。

统筹“一时”与“一贯”,让考察结果运用成为激励约束干部的“指挥棒”。“一时”与“一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组织部门应当坚持辩证思维,综合分析研判“一时一贯”的内在联系,全面了解干部的履职情况和成长轨迹,梳理形成《干部履职清单》《干部测评汇总表》,建立干部“正反向现实表现库”,对表现突出、实绩显著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提拔重用,对作风不严不实、“一乱三不为”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调整、从严从快处理,同时完善日常监督制度,促使干部转变作风,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要坚持考用结合、以考促干,通过知事识人、序事辨材,将考察结果转化为激励担当作为的具体实践,运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着力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劲头。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