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至11日,为期两天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本届峰会由法国和印度联合主办,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治理从理论探讨转向实际合作,是继2023年在英国举办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和2024年在韩国召开的人工智能首尔峰会之后的又一次重要峰会,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代表参加。
会上,包括中国、法国、印度等在内的61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表示,本次峰会凸显了加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性,各方确认了一些主要优先事项,包括促进人工智能的可及性以减少数字鸿沟,确保人工智能开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赖,鼓励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部署,加强国际协调治理等。
此次峰会通过声明明确提出七大原则:确保AI技术开放性与包容性、建立透明可追溯的算法机制、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弥合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推动全球技术标准互认、禁止军事化滥用、强化跨国治理协作。声明还特别纳入中方倡导的“技术援助基金”条款,要求发达国家每年将至少0.2%的AI研发预算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
尽管声明凝聚广泛共识,但美国、英国以“维护技术领导权”为由拒绝签署,引发国际社会热议。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峰会上称“过度监管将扼杀创新”,英国则以“条款缺乏操作性”解释其立场。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直言:“将AI治理政治化将导致灾难性技术割裂,规则不是枷锁,而是国际协作的基石。”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部长阿什维尼·瓦什诺呼吁各国放下偏见,为人类共同未来承担责任。
作为核心签署国之一,中国在会上提出“以发展促治理、以合作破壁垒”的全球AI治理路径,强调技术创新与规则完善应协同并进,获得多国积极响应。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怎样发展与治理”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携起手来,倡导智能向善,深化创新合作,强化包容普惠,完善全球治理。中国愿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各国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欢迎各方来华出席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成为峰会一大焦点。法国凯捷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艾曼·伊扎特称赞DeepSeek推出的模型是一个开源、低能耗很好的例子。“很多人都在研究轻量模型,这种模型效果也很好,但由于体积更小,因此能耗可能更低。从这个角度来看,DeepSeek做得很好。我对这些模型的信任在于它们的开源,这意味着有更高的透明度。”
欧盟支持的人工智能项目DIVERSIFAIR的研究员史蒂文·费特曼指出,像DeepSeek这类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加平等、公平的环境。某些国家实施科技制裁等行为,不利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只有人工智能在全球获得更广泛发展,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德国联邦颠覆性创新局的挑战赛主管亚诺·科斯塔尔表示,DeepSeek模型清楚地表明,中国是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中国正在推动全球创新发展,欧洲人工智能创新也需要找到自己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