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安市青原区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青原区局”)锚定“小终端服务大民生”的战略定位,创新构建“城乡融合、便民服务、特色经营”三位一体的终端生态体系。三年来,累计升级改造终端商户628家,农村零售终端户均年收入增长23.6%,走出了一条终端建设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的特色发展之路。
城乡融合,构建高质量终端网络
青原区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的东南边,除中心城区以外,基本是山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零售终端也较为滞后,为打破城乡界限、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均衡发展。青原区局大力实施“城乡双轨共振”战略,在主城区打造“品牌示范街”,建成12家标准化加盟终端,统一管理流程,服务标准,形成品牌集聚效应;在乡村推进“现代终端下沉”工程,按照“五有标准”(有智慧系统、特色陈列、便民服务、文化元素、经营能力)改造终端,每个乡镇都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现代终端。
客户经理现场指导客户高效使用零售终端设备功能。
“以前店铺杂乱无章,现在有专业团队设计的‘柜台+背柜’布局、‘品牌展示+价格分类’陈列,通过合理布局,最大化利用店铺内的空间,经营面积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月均客流量也有了明显上涨。”值夏镇零售户刘孔焕指着改造后的店铺介绍。
多元服务,谱写小店经营新画卷
走进富田镇陂下村,古朴的村落中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添香超市坐落其间。店内人来人往,店主王添香正忙而有序地为村民服务。
“东固竹笋、富水河小鱼干、散养土鸡蛋……这些都是我们这里的土特产,因为我们乡下距离城市路程较远,农民的货物不便销售,我在店内一角开设农副产品展销区域,帮助拓宽销路。”王添香指着农特产专区介绍道。为进一步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在青原区局的帮助下,王添香将店铺改造成的“终端便民服务站”,除了日常店铺经营外,还为当地村民提供收发快递、水电费代缴、农副产品展销等服务,不仅增强了终端的市场竞争力,也极大地便利了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
“自从店铺改造升级后,不仅人流量比以前多,商品价格也有所提升,很多顾客从我店里订购土特产,生意越做越好。”王添香开心地说道。经营十几载,这家乡村小店从杂货铺到零售店,从单一经营到多元服务,收获的不仅仅是利润,更多的是群众、消费者的认可。
特色经营,激活乡村经济新活力
保护、传承、创新乡土文化是青原区局打造特色终端、推动乡村繁荣的重要途径。在东固畲族乡,他们巧妙融合了红色文化与生态民俗,创建了“红色文化+生态民俗”主题终端,不仅展示了丰富的红色历史,还提供了生态民俗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消费。在渼陂古村,因地制宜地推出了“文创+零售”模式,通过设计庐陵文化主题的商品陈列装置,不仅提升了商品销售的文化内涵,还带动了周边文创产品的销售,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在这些新型终端带动下,全区培育出“东固山茶”“井冈蜜柚”等1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搭建“农特产品展销专柜”,有效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消费增长。目前,全区已初步形成了红色研学、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六类特色终端集群,这些终端不仅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更成为展示青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青原区局将持续推进“终端生态圈”的优化升级,推出更多利民惠民的服务项目,把终端建设成便民服务站、文化传播站、信息集散站,让零售终端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活力细胞,奋力绘就“终端连民心、服务惠民生”的温暖画卷。(青原区烟草专卖局 郭奕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