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以“实”为笔绘改革

幻灯片-人民论坛网评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瞄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广大党员干部作为改革的中坚力量和关键推动者,要把惠民、为民的理念贯穿改革工作全过程,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绘好新时代的改革蓝图。

沉底问需,深入群众“察实情”。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改革不是空中楼阁,必须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持续擦亮改革的“民生”底色,关键在于找准惠民生的方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到改革的切入点,从群众的“柴米油盐”中找到改革的落脚点。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金钥匙”,拉长耳“听”、放低眼“看”,从群众的真情实感和“第一人称”视角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廓清迷雾明大势,常态化收集改革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理清改革“问题清单”。要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法,主动走出机关门,真心实意走到群众身边,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栋,做到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准实情,真正了解群众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把脉开方,坚定立场“出实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病有所医到学有所教,从户籍改革到基层治理,从生态保护到生育支持,老百姓关注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背后,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改革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坚定“改革为民”的初心,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和社会预期,聚焦“一老一小”等“关键人群”,关注收入分配制度、就业优先政策、人口发展支持等民生领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纾困解难,增进福祉“显实效”。政声人去后,丰碑在民心。民生改革改得好不好、实事办得实不实,群众最有发言权,要用群众实实在在的“满意度”提升改革的“含金量”。如今,群众诉求愈发多层次多样化,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秉持“钉钉子”精神,敢于破题、善解难题、尽力而为,将“民之所盼”转变为“我之所行”,做精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做实百姓关注的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普遍受益、普遍满意。要主动问效于民,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问、座谈交流、网络留言等多元化反馈渠道,将“改革评判权”交给群众,将“反馈意见表”收在手里,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强大合力推动改革取得实在成效。(作者:冯紫霖、王慧)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