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解锁新年主线工作 完成角色升级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基层干部作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桥梁,服务民生、反映民声是使命和职责所在。这意味着基层干部要认清角色定位,做好工作中的多面手,升级为群众眼中的“多边形战士”。

贴心提供民生保障,由群众依附的单面胶,升级为联结内外的双面纽带。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关乎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基层干部要将岗位职责肩上扛,群众利益心上放,像种子一样扎根基层,体会群众生活冷暖,及时提供贴心的民生服务。但基层情况纷繁复杂,群众需求日益多样化,基层自身资源匮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基层干部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单向依附群众需求提供简单服务,向着沟通内外、加强力量输入而努力,让更优质的服务在基层遍地生花。如针对“一老”群体,联合医疗机构完善“老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合家政企业提供助洁、助餐服务等。针对“一幼”群体,整合外界教育资源构建社区科普课堂、课业帮扶服务,对接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等。针对“一特”群体,联络慈善基金会搭建“包裹式”专项资助平台,链接社会公益志愿队伍提供全面多样的专项主题活动等。

恒心强化党建引领,由系统运转的螺丝钉,蝶变为打造平台的工匠大师。基层干部作为推动基层治理变革的关键力量,应认识到党建引领在基层工作中穿针引线的作用,不仅要做好基础工作,更要着力打造好党建引领的大舞台。通过完善组织体系以打好平台地基,健全网格划分及人员配置机制,实现辖区网格全覆盖、治理无死角,同时立足辖区特点建立新型党组织,如成立商圈、企业党建联盟,与医院、学校等联动发力,完善共建机制。通过汇集人才力量以建强平台队伍,搭建交流平台、开展擂台赛等为基层选优育强“领头雁”,聚焦矛盾纠纷、党务工作等重难点开展培训为基层骨干赋能,深入挖掘群众力量加入基层自治为基层队伍注入活力。通过构建党建交流圈以获取长期合作伙伴,与周边党建组织共助共济为居民提供更完善丰富的服务,与优秀党建组织交流协作为自身发展汲取做法经验。

决心探索基层减负,由基层耕耘的勤务工,跃升为破解困局的探路先锋。基层作为决策落实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作为“最后一公里”的接棒员,工作精力应当落在如何将“接力棒”平稳传到家家户户,而不是将“接力棒”装饰得华丽花哨。做好基层减负,要在思想上下决心,摒弃“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的形式作风,树好正确的政绩观,真正走到实处、干好实事;要在能力上下功夫,持续“壮马赋能”,加强技能培训与经验学习,积极争取上级资源向基层倾斜的力度,利用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小马”配足马力;要在方式上下力气,探索创新信息协同机制,破除与上层、同层、下层间的信息壁垒,明确自身的职责与权利,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汇聚合力往正确的方向用劲。(浙江省瑞安市南滨街道办事处 李曼颖)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