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扎根基层才能“向上拔节”

基层,是年轻干部淬炼成长的“练兵场”,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更是贴近群众的“最前沿”。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起步的关键阶段,唯有扎根基层“蹲苗成长”,在扎实打牢根基之后,才能不断“向上拔节”,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多接地气、摒弃官气,以俯身姿态塑造良好形象。部分年轻干部初到基层时,身着时尚的“都市时装”,说着晦涩的“学术语言”,与群众之间仿佛隔着“一道墙”。长此以往,不仅会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还容易让干部迷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广大年轻干部应当满怀热情、带着真心走进充满生机的基层,练就深入了解民情的脚力、敏锐洞察民心的听力、切实解决民忧的实力。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拉家常、问寒暖,和群众一起挽起袖子干农活、忙秋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在“接地气”的过程中融入基层,在躬身为民、无私奉献中塑造出良好的“公仆形象”。

多干实事、少说空话,以实干笃行彰显担当精神。当年习近平同志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贫困面貌,带领梁家河村民和插队知青们打坝淤田,修沼气池,种蔬菜,建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面对基层群众,“口号式、表态式”的工作作风干不出真成绩,只有拿出滴水穿石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开拓创新的闯劲,才能书写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锻造出担当作为的“坚实臂膀”。

多学经验、走捷径,以千锤百炼提升自身本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选择了基层,就意味着选择了与黄土和泥泞为伴。年轻干部理论知识丰富、胸怀远大理想,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必须直面基层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资历尚浅、实战历练不够的客观状况。“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年轻干部切不可走捷径、图安逸、享清闲,而应时常自我反省,认清自身在能力、作风、成绩方面存在的差距。面对“本领恐慌”,要主动出击,在基层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千锤百炼中淬炼出“钢筋铁骨”。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