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基层工作无疑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支撑。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形式主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给基层工作带来了一些困扰,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充分展现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与解决决心,为基层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次会议聚焦重点任务,精准发力,为基层减负工作绘制了清晰的“作战图”。持续精简文件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摒弃“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陋习,确保发文开会精准必要,让基层干部从冗长的文字材料中解脱出来,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强调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务实高效的方式方法,衡量基层工作实绩,避免过度留痕、多头重复检查,为基层营造宽松有序的工作环境。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促使政务数字化回归便民利政初衷,整合优化信息平台,减轻基层干部操作负担,提升工作效率。坚决打击“政绩工程”等不良现象,引导基层树立正确政绩观,将资源用在刀刃上,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强化责任担当是推动基层减负落地生根的关键。中央和国家机关肩负率先垂范之责,需全面排查本系统本领域形式主义问题,从顶层设计层面优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作风,为基层树立标杆。地方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工作方法,精准施策,将减负工作融入日常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形成长效机制。专项工作机制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打破部门壁垒,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减负政策在基层 “最后一公里” 畅通无阻。
基层减负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持久战。在后续工作中,要持续关注减负成效,及时调整优化政策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形式主义危害,筑牢抵制形式主义的思想防线,将优良作风内化为行动自觉;另一方面,鼓励基层干部积极反馈减负过程中的问题与建议,形成上下互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通过不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让基层这片广阔天地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活力源泉。(作者:胡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