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春晚机器人扭秧歌、deepseek等话题火爆全网,科技成为最具年味的元素之一。去年,《黑神话:悟空》席卷游戏圈、“云深处”机器狗巡检新加坡电力隧道等,都印证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崛起,而这些话题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标——杭州。如今,杭州已从“电商之城”蜕变为“AI之都”,并成就了有“神秘东方力量”之称的“杭州六小龙”,让全世界惊叹。这背后,是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杭州以党建引领持续点燃创新驱动发展,为城市蝶变和更多“神秘东方力量”崛起注入红色动力。
以政治引领凝聚科技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杭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让科技创新始终成为杭州最鲜明的城市底色。杭州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强市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高水平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刚刚结束的杭州“新春第一会”也指出,杭州将举全市之力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大兴科技、大抓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服务保障激发奋进活力。企业创新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杭州在人才政策和助企帮扶行动上不断发力,为企业创新筑牢坚实后盾。人才聚则事业兴,组织部门作为人才工作的“操盘手”,应瞄准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打好“组合拳”,才能把自立自强“科技路”与创新创业“人才路”走得更宽广、更精彩。杭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优化人才生态,出台了如上城区“黄金二十条”“西湖英才”计划等政策,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同时,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杭州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如税收优惠、研发投入补助等,助力科技公司高质量发展。
以资源整合优化创新生态。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更应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以党建纽带串联各方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构筑起科技创新的坚实堡垒。去年,杭州市委充分发挥党统领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构建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强化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引导创新资源在该区域聚集,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格局。此外,杭州将“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举措,深入企业摸需求、引资源、促对接,打破信息壁垒,使企业与专家、高校、科研平台等高效对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同时,依托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知名院校,打造了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助推科创及人才取得更大突破。
当西方还在讨论“中国能否创新”时,“杭州六小龙”已成功打破国际壁垒,走在世界前沿。杭州,以党建链串起创新链,推动政策落地、人才汇聚、资源整合,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未来的杭州,绝不止六小龙。而“六小龙”,或许只是此次变革的序章。
(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选调生 吕莉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