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下基层,绝非简单的工作走访,实则是一场修炼内功的深刻历练,必须做到有底气、有技能、有同理心。
带着底气下基层,是年轻干部扎根基层的重要基石。底气,既源自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也离不开对政策方针的精准把握。年轻干部在学校和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些是底气所在。然而,要在基层复杂的环境中发挥作用,还需不断修炼内功。只有吃透政策,才能在面对群众的疑问和诉求时,清晰准确地传达政策意图,为群众答疑解惑。这种底气,不仅能让年轻干部在基层工作中充满信心,更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带着技能下基层,是年轻干部服务基层的制胜法宝。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涵盖了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年轻干部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包括政治理论、专业技能、农业农村知识等,“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即将进入春耕时节,播种、育苗等农事活动全面展开,年轻干部投身其中,从理论到实践,更能真切了解农业生产的实际流程,了解粮食市场规律,知晓农民劳作的艰辛。在与农民群众的朝夕相处中,学习如何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人沟通交流,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实践锻炼,是坐在办公室里永远无法获得的,也是年轻干部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稳重的最佳练兵场。
带着同理心下基层,是年轻干部融入基层的情感纽带。同理心,就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需求和困难。人民群众生活在最广大的土地之中,他们的诉求往往质朴而直接,年轻干部只有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生活,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当面对群众的困难或者不理解时,不是简单地按照程序办事,而是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从政策源头到具体执行,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份工作上的同理心,既能拉近年轻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同时,同理心背后的田野调查,更能为上级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从而让政策更贴合农村实际、更符合群众需求,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年轻干部下基层,以底气为基、以技能为刃、以同理心为桥,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修炼内功,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更能为基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活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 任 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