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另有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被通报,再次释放出中央整治形式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的强烈信号。
纠治错误政绩观是治本之策。形式主义实质上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功利心作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我们进一步筑牢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根基,把政绩观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必修课程,在思想深处拧紧“总开关”;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展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科学路径,更加注重将“督”和“考”紧密贯通、“考事”和“考人”有机融合,对发挥关键作用、干出关键业绩、展现关键担当的集体和个人奖当其时、奖在平时,真正推动基层减考核指标、增干事动力。
公开通报严肃查处是管用利器。当前,公开通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已是常态,坚持一个细节一个细节抓紧、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追究,给顶风违纪者强大震慑,为心存侥幸者敲钟紧弦,也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从严执纪、从严查处的鲜明态度。当然,在用好公开通报、严肃查处“利剑”的同时,还要着力提升举一反三、抓纲举目的本领,全面查找监管漏洞、作风短板、廉政风险,通过综合施治、系统施治、靶向施治,真正杜绝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等乱象,切实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
倾斜基层关爱基层是有力保障。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最终目的是提升基层工作实效,必须同步为基层增能、提效。过去一年,从开展“一网统管”“一表同享”改革,到加大行政编制“减上补下”力度充实基层力量,再到做实乡镇(街道)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基层干部更有信心有底气干好工作。在打好基层减负“持久战”的征程中,要进一步完善干部容错纠错机制,让慎之又慎的精准问责、细之又细的组织关爱相得益彰,为基层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激发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锲而不舍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的责任担当,争做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委组织部 王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