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鉴比较优势学说,根据比较利益率均等假设,引入相对生产力、综合生产力和比较生产力等概念,可以将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正相关原理的适用范围从单个生产者依次扩展到部门和整个经济体系以及跨期的经济增长。这一扩展原理为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奠定了价值基础,为保护私有财产和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为破解跨世纪的“价值总量之谜”提供了新思路,为判断合理收入差距给出了可供选择的价值尺度,为国际分工交换构建了平等与效率相统一的模型,同时也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不断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一个具有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分析框架。
【关键词】劳动生产力 比较生产力 价值决定 新质生产力 基本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F014.1/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5.03.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