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基层干部担负着党委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角色,只有把他们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更好地干事创业,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创新治理办法,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清晰明了。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能够从根本上减轻基层负担,更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干事创业持久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方向,各地按照规定要求积极探索创新治理办法,明确了基层的职责范围,理顺了县乡权责关系,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更加清晰明了。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简化办事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不仅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工作效率,也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
利用科技,避免基层干部重复劳动。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为基层减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可能性。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地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基层工作中一些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处理,从而显著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通过整合数据报送渠道,有效避免了基层干部在数据报送方面的重复劳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等。这些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科技的巨大潜力,也深刻体现了对基层干部工作压力的关怀和理解。
关心基层干部成长成才,为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并不等同于减少他们的责任,而是旨在将他们从文山会海、冗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投入到更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中去,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社会发展。除了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方法之外,还必须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注和满足基层干部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感受到充分的尊重与认可,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为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