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弦歌不辍育桃李

——湖南省会同县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年12月31日,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田野诗班”8名学生荣登《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用精彩表演与广大观众一起辞旧迎新。这是“田野诗班”继2024年年初央视龙年春晚后,第二次登上央视晚会舞台,是该县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近年来,会同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硬件提质、队伍培优、质量提升、特色打造、品牌创建”的工作思路,以实施“家门口上学工程”为总抓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上走出了铿锵脚步。

eb940928aceb1f3b143950376ae3e68

(90后教师李柏霖创建“田野诗班”,将诗歌带进课堂)

强基固本,加大优质资源供给

宽敞明亮的教室、一应俱全的功能室……穿行于会同城乡,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

会同县委、县政府把办好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持续优化教育布局,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举旗定向。会同将“教育强县”列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1354”工程重要内容,教育工作和教育经费预决算纳入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内容,县人民代表大会对教育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制定出台了《会同县“家门口上学工程”实施方案》《会同县同步建设大湘西区域教育中心实施方案》等多个促教惠教文件。

1fe572ab377409aaa7410901240e4e3

(会同县芙蓉学校)

聚焦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会同县建立完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议教制度,专题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经费保障、项目建设、校园安全、教师招聘、招生招考等问题。2024年,县委常委会年度议教3次,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议教4次,政府常务会议教5次。

为促进教育重点工作落地见效,该县完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定点联校和“校园餐”整治县级领导包保制度。

扩充资源。2024年,实施会同三中“特立”体艺馆项目、一中高中部扩建、县第二幼儿园改扩建、城北学校教学楼新建等四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其中会同三中“特立”体艺馆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投入1200万元全面完成2024年度义务教育学校薄改提升、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城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强化保障。会同县有计划地抓好教师招聘补充,引进一批六大部属师范院校、“双一流”高校和硕士学历教师,建好青年骨干教师储备库。2024年,会同在及时核定教师编制的基础上,共补充教师155名,其中,招聘高中教师28名、初中教师19名,选调外县优秀教师9名,毕业分配公费师范生99名,有效化解师资紧张的矛盾,促进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立德树人,质量提升动能十足

教育决定着会同的今天,也决定着会同的未来。

会同县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育保障能力和教育发展水平,会同县按照“着眼长远布局、补齐短板弱项、巩固提升品牌”的思路,制定《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三年行动方案》。该方案实施“教育理念更新”“素质教育推进”“教研教改深化”“教育评估优化”等“八大行动”,覆盖了从学前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学段,是会同县2024—2026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是该县近三年基础教育工作的行动纲领。

“进一步建立完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机制,优化质量提升举措,通过三年努力,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大幅跃升,区域教育品牌持续擦亮,会同教育在全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会同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会同县制定出台《乡村学校扩优提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优化乡村学校布局、改善乡村学校条件、建强乡村教师队伍、开展乡村学校帮扶、守护乡村学校安全等七个方面,打出农村学校优化提质改革“组合拳”。到2025年,全县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到2026年,所有乡村学校达到寄宿制标准,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与乡镇中心校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27年,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项指标全面达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7813f7856eb67a1dd353f39b16e3060

(扩建后的会同县粟裕中学)

优质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核心。会同县探索实行“分片联研”教研模式,开展各学科区域大教研。组织学校与长沙、常德等地的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县内强弱学校、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借鉴省内四大名校、桃源一中、石门一中等名校复习备考模式,加强命题研究,科学引导学生选科。该县高考、初中学考质量评估连续十余年在怀化市领跑。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会同县聚焦“五育并举”,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大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组织开展“学习袁隆平、做粒好种子”“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我的韶山行”等思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打造“讲好粟裕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田野诗班”等思政课品牌,形成独具会同特色的“五育”品牌。李柏霖老师被评为2024年度“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诗集《田野诗班》入选2024年“中国好书”名单、“中国好书”六一专榜、中宣部2024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会同县将以“田野诗班”和思政名师工作室为主,抽调思政优秀师资,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集中上好“讲好粟裕故事、赓续红色血脉”“田野诗班——用诗歌点亮孩子的心灵”两堂思政精品示范课,在全县各中小学巡回展示,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和“田野诗班”特色思政课品牌,带动全县思政课质量整体提升。

每名学生的禀赋、潜质、特长不同,会同县坚持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重视艺体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广泛开展校园阅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全市率先实施音体美课程实施情况监测,监测结果计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评估。

0c498e0f97b17d4ddfbf07c2c7ebf8d

(会同县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

该县田径、球类、艺术等素质教育比赛成绩实现全面突破,夺取湖南省小学生足球联赛第四名,获青少年足球怀化市初中组冠军、小学男女组亚军,获全市田径运动会初中组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二名。在怀化市中小学生武术跆拳道锦标赛中,会同县芙蓉学校获2金1银3铜的好成绩,体育竞技水平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会同一中、三中在建制班合唱、舞蹈等艺术比赛中斩获多项第一。该县连续八年荣获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叠被洗碗争当“家务小帮手”、浇菜除草学做“护苗小卫士”……会同县教育局积极组织各学校推行劳动教育实践,依托粟裕纪念馆“红培基地”和会同文旅“五朵金花”等研学基地,开展红色文化、诗歌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研究,全年开展中小学生县内研学旅行4万余人次。目前,共有粟裕纪念馆“红培基地”、堡子“五村联创”等市、县劳动实践和研学旅行基地9个,城北学校被评为“湖南省劳动实践实验学校”。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会同县健全“学校—班级—个人”三级预警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研判机制。全县46所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了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69名。

家校共育,创新协同育人模式。会同县探索“导、培、访、联、研、评”家校共育模式,目前,全县45所中小学“家长学校”、城区学校“家长夜校”开办率达100%。2024年,举办各类主题培训、专家讲座320多期,培训家长12万余人次。

为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会同县构建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持续推进中职达标和中职教育发展卓越行动计划。坚持“依托市场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强化市场导向、就业导向和在地化导向,在专业设置上主动对接会同产业园区,深化校企合作,立足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本土特色工艺强化好职业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岗位实习与认识实习,每年有600名学生深入企业,体验工作岗位,认识产品生产,学会企业经营与管理。

尚德强能,教师队伍活力迸发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保障。

会同县牢固树立“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理念,把抓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抓教育的重点,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着力培养新时代的“大先生”。

师德是教师立教之基、从教之要。会同县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和首要任务,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教师深刻领悟师德内涵,自觉规范执教行为。同时,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常态化监督机制,通过明察暗访、举报受理等各种方式,严查教师违纪违规、师德失范行为。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大力倡树李柏霖、朱朝义、汤云霞等师德先进典型。

68a0762ed3290be240227652bfc553f

(开展“铸魂工程”培训)

强师能,提素养。全面落实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建立完善校长遴选和梯队培养机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加强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培训,探索实施优秀教师“1358”(新入职教师1年成新秀、3年成骨干、5年成标兵、8年成名师的职业成长引导)梯队培养工程,以名师工作室、教学比武等为平台,引导帮扶年轻教师业务成长。出台高级教师管理考核办法,完善聘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机制。2024年,该县共完成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培训2400余人次,成立名师工作室6个。

优服务,促发展。会同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为教师解难事、办实事,全力落实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按月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教师基础绩效奖和安心基层乡镇工作补贴,班主任津贴、义务教学阶段教师早晚自习补助等纳入财政预算。完善落实教师工资收入、医疗、住房、体检等各项惠师政策。

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该县严格落实党中央和省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理清教育系统社会职责边界,分级建好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制度,落实清单管理,持续为一线教师减负赋能。高规格召开庆祝教师节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标兵,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真正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下一步,会同县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工作举措,持续巩固“家门口上学工程”成效,扎实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会同建设贡献教育力量。

(作者:邱承  梁晓刚)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