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凝聚力量,奋斗谱写华章。从文字到视频,从“爆款”专题到互动主题活动,在以“改革开新局 奋斗创伟业”为主题的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中,许多作品以“网味”浓、“网感”强的创新表达,将主旋律故事转化为网民“指尖可触、心中共鸣”的鲜活叙事。昆明市民用镜头记录“春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脉动,海南网友以短视频讲述自贸港建设的“创业日记”,山西青年用动漫呈现“大国工匠”的匠心传承……这些作品如同一条条支流,最终汇成网络正能量的江河,既标注了时代的精神高度,也勾勒出普通人的奋斗底色。
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鸣”,让正能量“破壁生长”。正能量网络精品的生命力,在于跳出传统的“单向输出”,转而以“共情共景”的叙事逻辑激活用户参与感。例如,昆明市推出的《我的磨憨创业日记》,以第一视角记录中老边境创业者的酸甜苦辣,用“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折射“大时代”的开放格局,全网播放量突破亿次。真正触动人心的正能量,必须扎根于真实的生活肌理,既有“烟火气”,又有“时代感”。技术赋能让内容创新如虎添翼。参选的AI创意作品,促成“技术+创意”的融合,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更让正能量传播从“我说你听”升级为“共创共享”。正如网友所言:“好的内容就像高铁轨道,既要方向明确,又要让每个乘客都能找到自己的风景。”
从“工具应用”到“价值传递”,打造“现象级传播引擎”。 2024年的网络精品创作,呈现出鲜明的技术驱动特征。活动鼓励更多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以及体现网络传播特色和规律的“小屏编辑”“小屏转化”“小屏定制”作品参选,并在遴选过程中予以重点倾斜。技术不仅是工具,也是价值观的传递者。在“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通过优化信息内容推荐机制等,切实为广大网民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这种“技术向善”的实践,既回应了网民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也重塑了网络生态的底层逻辑。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让正能量“年轻态表达”。青年既是网络内容的主要接收者,更是创作生力军。在互联网上,“青春叙事”成为亮眼标签。人民论坛网“好评中国·追光青年”手绘作品由青年创作,生动展现“小院青年”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书写科技兴农新篇章的奋斗景象;海南大学生用Vlog记录自贸港建设工地的“青春汗水”;广西马山县的返乡实践项目中,226名大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用短视频记录振兴故事,让“奋斗”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象化的青春选择。这种“小切口、大情怀”的创作路径,让正能量真正融入青年的话语体系,成为“Z世代”的行动自觉。
中国网络空间,因正能量精品的百花齐放而更显生机。从技术赋能到青春表达,从内容破圈到价值引领,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前行的铿锵足音,更构建起一座连接个体与家国、传统与未来的“精神桥梁”。展望未来,唯有继续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为翼,才能让正能量在网络空间持续“破圈”,为奋进中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作者:陈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