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聚焦三要素,助力民营企业腾飞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紧抓党建、人才与服务三大要素,助力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党建“红引擎”点燃发展“新动能”。党建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压舱石”。要将党建深度融入企业“血脉”,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让党组织成为决策的“指南针”和创新的“孵化器”,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引领”的转变。例如在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领域设立“党员责任岗”,让党旗飘扬在生产一线,实现党建与经营“同频共振”;将技术骨干培养为党员,让党员成长为业务尖兵,形成“党员带骨干、骨干促创新”的良性循环。企业党建也是凝聚人心的“黏合剂”,党组织可以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搭建起思想交流的“连心桥”,强化党员的“主人翁意识”。

人才“蓄水池”浇灌创新“试验田”。人才是民营企业突破瓶颈的“金钥匙”,也是创新的“燧石火种”。当前,一些中小企业面临“引才如攀山、育才如育苗”的困境。各级党委政府需当好“搭台人”,通过税收优惠、项目补贴等政策,吸引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让实验室成果精准对接生产线需求;也要引导企业深耕“育才沃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定制职业通道,将青年人才锻造成“技术尖兵”。唯有让人才的“活水”源源不断,新质生产力才能生根破土,推动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换道超车”。

服务“及时雨”润泽企业“旱土地”。干部助企服务不是“走过场”,而是精准滴灌的“及时雨”。只有干部多跑腿、企业少烦心,才能真正为民营企业增添底气。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便捷的营商环境。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严格遵守“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原则,也要化身企业“贴心人”,从“坐等上门”转为“主动敲门”,以务实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江山市峡口镇人民政府 袁影)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