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进度条”已加载超80%!

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能级再跃升: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加速建设

近几日,气温回落,但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山东港口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正紧张有序施工。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客户海运需求日益旺盛,对港口接卸效率、服务质量等提出更高要求。山东港口青岛港董家口港区自2022年开始建设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双40万吨”码头将进一步提升青岛港的货物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更为青岛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

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是全球在建的最大的矿石码头,本期建设40万吨铁矿石泊位1个,引桥1座,堆场125万平方米,工艺流程15公里,设计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码头建成后,将与第一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产生联动效应,形成“比翼双飞40万,世界一流矿码头”的发展格局。

“2024年,在上级各政府部门的大力协助下,青岛港建设大军攻坚克难实干奋斗,胜利完成了码头贯通、引桥合龙的年度攻坚目标。”青岛港万邦矿石码头工程项目主管李文喆说。当前,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进展已完成83%,码头从下部结构施工转为上部结构施工,引桥进行桥面基础施工,堆场加快形成并进行专业化改造,工艺结构安装制作完成接近1万吨。

与建设第一座码头相比,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施工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其中,两座码头的引桥上部结构仅相距4米,且下部结构交叉在一起,引桥钢管桩施工时要兼顾第一座码头的引桥,防止发生位移。为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施工团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多项创新成果。

1

“为克服这种生产难度和施工交叉,我们创新建立了一座临时钢便桥,就把整个的水上施工变成了陆上施工的条件,不仅有利于施工进度,还能保证施工质量,更有利于施工安全。”青岛港万邦矿石码头工程项目负责人李成川说。

此外,该项目以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革新,集成物联网、AI等技术构建智慧基建体系,依托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全周期智能管控。首创沉箱全生命周期智能评估系统,建立“海陆空”立体巡检网络和引桥施工安全预警体系。深化BIM技术应用,实现三维协同设计与施工动态模拟,通过数字孪生优化质量安全双控决策。主导编制我国首部《交通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标准》,联合青岛港其他工程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形成可复制的智能化建造范式,为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标杆案例,推动水运工程进入智慧建造新时代。

“第二座40万吨级码头的建设,不仅承载着山东港口青岛港战略转移的重要任务,更能够提升青岛港的国际竞争力,助力山东港口三大建设对服务青岛市乃至山东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成川说。

如今,远眺浩瀚碧海,蜿蜒于深蓝海面之上,青岛港第二座40万吨级矿石码头已露峥嵘,引桥合龙,气势恢宏,甚是壮观。(乔丕亮 孙冰)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