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是薪火相传的中坚力量,也是基层宣传的“生力军”。青年干部要当好基层宣传员,让基层宣传工作从盆景变风景,再从风景变风尚。
深入百姓生活,让基层宣传更有“烟火气”。做宣传工作,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表述容易让百姓“犯困”,产生抵触心理。但在一些基层,以“方言脱口秀”的形式将反诈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用“八仙桌议事”的“土方法”将惠民政策通过“小小方桌”跳进百姓的柴米油盐中、以声声入耳的“晨读”让环保政策刻进人民群众心里。青年干部要真实了解群众生活实际,用群众的关心关切来回应他们的所思所盼,多说一些能让大家感同身受的内容,变“枯燥”为“生动”,让“抽象”变“具体”,化“术语”为“乡音”。
创新工作方式,让基层宣传更添“新活力”。当今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战场,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网络语言早已深入人心。流行的“网梗”已不仅仅是年轻人之间的娱乐语言,它的幽默性、简洁性和传播力,都为基层宣传提供了新的契机。一些地方的年轻干部用轻松、有趣的“短视频”形式,将传统的政策讲解与网络流行文化结合,用“表情包”“神曲”来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让政策通过“音乐”和“节奏”渗透到更多人心中。青年干部要创新宣传,敢于冲破年龄层次的限制,形成与时俱进的传播“潮流”,真正做到既接地气又有深度。
引导群众参与,让基层宣传更聚“向心力”。做好基层宣传关键在于能否激发群众的参与感。在传统的宣传模式中,干部讲政策、群众听政策,难免导致受众的疏离与疲惫。一些基层青年干部通过社交平台开展“政策互动直播”,邀请群众提出问题并实时解答;通过“快闪”“村BA”等形式,让群众自己成为政策推广的“亲历者”和“代言人”。这样的形式既能增强透明度,又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宣传方式必须打破这种单向的“独白”,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让政策宣传更好地入脑入心。
(浙江省淳安县公安局汾口派出所 徐晨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