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时代的到来,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是创新乡村治理范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在实现数字化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唯有紧扣实效、实践、实惠三重维度,才能避免“技术至上”的空中楼阁和“穿新鞋走老路”的路径依赖,让数字技术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金钥匙”,推动乡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聚焦实效,提升乡村治理精度与速度。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核心在于“实效”。乡村治理面临诸多复杂且具体的问题,如资源分配不均、信息传递不畅等,导致村务处理模式“碎片化”,数字技术必须精准发力,切实解决这些实际难题,提升治理的精准性与响应速度。要摸清乡村实际,把准基层“脉搏”。结合网格管理和大数据技术精准掌握乡村状况。依据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聚焦乡村发展中的瓶颈和短板以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村一策”制定乡村数字化转型方案,实现乡村精准治理。拓展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建立“互联网+村务管理”“互联网+矛盾调解”“互联网+民生服务”,贯彻“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治理理念,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深耕实践,探索乡村治理本土新模式。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实践”。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要紧贴乡村实际,在落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数字化转型的方式方法,让数字技术真正融入到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要学习其他地区的转型经验,并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基础条件、发展水平等制定适合本地的数字技术推进策略,坚持循序渐进、分层推进。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数字赋能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百姓,因此要注重村民数字素养的提升,针对老人开展数字培训,村干部要联合村内年轻人和老人“结对子”,用“新带老”的方式帮助老人适应数字化进程,掌握数字技能,切实保证人人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好处。
着眼实惠,释放乡村发展数字红利。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最终目标在于“实惠”。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并与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关键所在。借助数字技术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经济价值,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利用数字技术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打造线上文化活动平台,让村民能够便捷地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打造数字文化站、云端图书馆等,激活乡村文化基因……当数字技术真正转化为增收致富的渠道、品质生活的保障、精神文化的滋养,全方位释放数字技术的惠民红利,才算完成从技术工具到民生福祉的质变,才能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
(浙江省海盐县望海街道青莲寺村选调生 王旖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