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占向文: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背景下的警务航空发展与实战应用探析

发展警用航空,是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新的“引擎”和有效举措。警用直升机和无人机在反恐、侦查、追捕、治安、搜寻等多个领域发挥独特优势作用,为构建“立体化”“情指行一体化”“专业+机制+大数据”等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和机制,为建设“空地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发挥重要作用。广西南宁警航坚持政治建警、党建引领,突出实战应用,探索总结“一二三”工作法,为提升首府南宁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平安广西、平安南宁和壮美广西建设作出了警航贡献。

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背景下的警务航空发展方向

坚持政治建警,确保警航建设正确方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高统筹力、领导力,打造创新型、清廉型基层党组织。按照“六强”党支部建设标准,打造具有鲜明警航特点、亮点的创新型、廉洁型先进基层党支部,建设警航党建活动室、廉政园、警航荣誉室,打造警航党建活动阵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的培塑和总结提升,大力总结、宣传支队党员模范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 

积极发展警用无人机等警用航空,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南宁警航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在打击犯罪、侦查破案、搜寻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南宁公安的“杀手锏”。2022年3月,市局正式成立“南宁市公安局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与实战应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局无人机办)。领导小组及无人机办成立以来,以“全区第一、全国一流”为目标,以“服务全警种、应用全场景”为方向,积极探索“空地协同”“警用无人机+N”警务实战新模式。

加强规范管理和飞行安全工作,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南宁警航强化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始终坚持“飞行安全是警航生命线”,始终紧绷飞行安全底线这根弦,始终将飞行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想细想全想万一,抓实抓严抓具体”,坚决落实各项飞行安全工作制度和措施,落实飞行安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时空”管理,不断加强飞行安全工作制度化建设,夯实飞行安全基础,打造飞行安全文化氛围,严把警航直升机、无人机飞行安全关,严防发生飞行事故,确保了飞行安全,在公安部警航办组织的多次飞行安全和全面建设检查考评中,均受到肯定好评。

南宁市警用航空的实战应用思路和经验

近年来,南宁警航从六个方面开展工作,探索总结出三条工作思路和经验,实现了“三个转变”。

坚持“六个狠抓”。一抓队伍建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的警航队伍;二抓飞行训练,提高空中作战能力;三抓实战应用,积极主动融入公安中心工作;四抓飞行安全,确保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抓机务和后勤保障工作,提高直升机良好率出勤率;六抓警用无人机建设,实现空地协同、多跨协同、科技强警。

总结“三条经验”。在新的形势下,警用直升机的发展遇到了专业技术人员选拔培养保留难、保障方式不适应、融入公安实战不够、无人机发展冲击等问题和困难;警用无人机发展建设遇到思想认识跟不上、人才装备发展滞后、应用场景拓展不宽等问题。面对以上困境,南宁警航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积极作为,突出实战实用实效,探索总结了“一二三”工作法,取得了较好成效。

紧盯“一个目标”——始终锚定实战应用这一目标不动摇。在警航发展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始终盯紧实战应用这一目标,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奋斗精神,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边训练边实战,边摸索边总结,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既积极作为、又量力而为,在实战中学习实战,毫不动摇地推进南宁警航实战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实效。近年来,直升机参与实战60余起,无人机参与实战应用470余起,发挥了特殊作用。

把握“两个重点”——坚持狠抓战斗力和飞行安全两个重点不放松。坚持按纲施训,坚持本场训练与转场外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日常飞行训练与实战能力训练相结合等“三个结合”的训练方法。多次请北京、浙江、深圳警航教员来队支教,组织专业人员赴浙江、上海、鄂尔多斯等警航队跟班学习,不断提升警航战斗力。坚持飞行安全生命线,想细想全想万一,重点是想万一、防万一,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连续14年保证了飞行安全。

处理好“三个关系”——注重统筹和处理好政治工作与警航业务工作、训练与实战、警用直升机与无人机建设之间的关系不偏废。一是注重打基础、抓队伍,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抓”; 二是坚持战训结合,既尊重科学、量力而行,又主动请战、积极作为,尽最大可能参与公安实战;三是做到警用直升机与无人机协同发展、比翼齐飞。

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单一组织警用直升机飞行到警用直升机、无人机比翼齐飞、协调发展的转变;二是由警用直升机执行重大活动巡逻飞行到警用直升机、无人机全面参与重大活动安保与参加公安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侦破工作相结合并取得实战效果的转变;三是由飞行安全等综合检查位居全国警航倒数第二、暂停飞行进行整顿,到跃进为全国第五并进入全国警航“第一方阵”的转变。

警用航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对策探索

以创“人民满意公安”为抓手,服务社会守护人民。一是把握特点、紧贴实战、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依法按纲施训、战训结合。着力抓好飞行训练工作,狠抓实战应用提纲训练,进一步提升警用直升机、无人机飞行和协同应用实战能力,加强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和机务、后勤保障。二是充分发挥南宁警航同时是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务飞行队的职能作用,加强与政府应急(消防)、卫健、环保、农业、林业、国土、边检等部门协作。在服务政府、服务民生方面迈出更大步子,在服务平安建设、蓝天保卫战、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全面从严治警,建设“四个铁一般”的高素质警航队伍。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推进纪律教育常态化。南宁警航严格教育管理,严管厚爱结合,系统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和各项政治教育,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上见成效。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认真开展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落实暖警爱警措施,打造从优待警、拴心留人的浓厚氛围,增强警航专业技术民警辅警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加强警用航空发展顶层谋划,为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做出更大贡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谋划设计。警航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跳出警航看警航”,要从国家“低空经济”发展层面、从低空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从提升公安机关立体化防控打击水平和新质战斗力的角度,加强研究和谋划,提高对警用航空重要性和独特优势作用的认识。建议将社会面无人机管控和“黑飞”反制、警用直升机、警用无人机管理与实战应用等所有与空中警务有关的工作和职责,全部纳入警用航空发展建设范畴,统一规划管理,打造“中国空警”。二是要理清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在警用直升机方面,建议以做“强”为主,建设全国重点队伍。可借鉴交通部救捞局飞行队的模式,国家统一规划建设、地方管理使用、区域机动应用,建设警航“国家队”;或者整合现有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强省级或少数有条件的市级警航队,真正做到建设一个成熟一个,融入实战,形成“拳头”效应,辐射区域应用。在警用无人机方面,建议以做“广”为主,将无人机配备到一线实战部门。发挥无人机对警员“眼、手、腿”的科技延伸作用,确保在每一起案件、每一项勤务中随时能用、管用、好用,实现“多警种配备”;市县级公安机关统一建设无人机管理应用平台,汇聚各警种无人机终端采集的数据,与大数据融合接轨,形成空中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处理——成果分发应用的全链条,实现“系统化建设、智慧化应用”。要加强全国警用直升机同机型警队之间、各地各部门警用无人机使用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建立人才、装备(航材)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人员培训、实战应用互助协作机制,促进全国、各省、市警航的稳健规范发展。各级公安机关可利用警察协会、智库等平台或其他组织形式将退休、在职各种航空类专业人才(航空类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费用高、非常宝贵)聚集起来为工作所用。三是要在警种融合、实战应用和飞行安全上下功夫。要抓紧总结、编发警用直升机、无人机实战应用的成功案例,指导应用工作,增强发展信心;要加强与各警种、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警用直升机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公务飞行队或应急救援飞行队的作用,在服务政府、服务民生上发挥更多更大作用。要强化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安全制度和措施,保证飞行安全,确保警用航空安全发展。

【作者:占向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警务航空总队原副总队长、南宁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南宁市人民政府公务飞行队)原支队长(队长)】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