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拍岸,万物竞发。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这场承载着14亿多人民期盼的盛会,既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窗口,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指南针”。代表委员们将怀揣人民的期望与梦想,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这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0万亿元,经济家底更加殷实;这一年,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饭碗里装入更多中国粮;这一年,新质生产力在神州大地稳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这一年,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一年,太多精彩故事说不完也写不尽。回望征程,硕果凝结心血,底气源于实干,我们既在风雨兼程中坚守初心,又在夯基固本中筑牢优势,更在创新突破中开创未来。
光阴流转,岁月变迁,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初心。坚持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就业、医疗、教育、“一老一幼”、住房……群众急难愁盼就是党委政府的“履职清单”。从拿出“真金白银”保障就业,到消费品以旧换新,再到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一系列务实举措都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如何更好地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温暖?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将结合实际,把民声、民意、民智带去全国两会。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坚信,将有更多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的改革事项,更好满足人们的期待,书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更加靓丽的民生答卷。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从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的算力突破,到氢能全产业链的加速布局,再到DeepSeek现象级爆火,科技创新正在重塑我国经济发展版图。浙江千名科技特派员20年接力争做“农民博士”,让科研成果在田间落地生金;国家智慧养殖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当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新兴产业积厚成势,传统产业焕新升级,车间里的智能巡检,稻田中的无人播种,一幕幕场景是每个普通人可感可知的进步,它们真真切切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出对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力。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中国发展动能澎湃、活力十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已经逐渐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鲜明底色。近年来,我国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努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森林覆盖率再创新高,资源循环再谱新篇,美丽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宁夏西海固历时八年打造出“海绵城市”;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遍地开花......这些生动实践,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正徐徐铺展。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春天的故事不仅是花开花落、草长莺飞的美丽画卷,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有力见证。任何一项事业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拿出敢为人先的闯劲、滚石上山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踔厉奋发、实干担当,将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我们期待且坚信,这场汇聚智慧与民意的盛会,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更有力的“注脚”。(作者:刘航先)
